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克难奋进 负重前行


●1998年:打破专营,市场呼唤改革的春风 ●1999年:冰河解冻,万类霜天竞自由●2000年:体制改革,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2001:厂商联营,困顿之后的正确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巨变大背景下,中国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整整晚了二十年,虽然起步稍晚,但是步伐却一点也不慢。

当我们站在十年改革前行的路上回望,万水千山尽收眼底。然而写史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只想用一些精彩的镜头去再现、重温当时或欢欣或感动或无助或徬徨的瞬间,从中汲取一点力量,获得一点启迪,歇歇气,加加油,让我们再次整理行囊,并信心百倍地走向下一个十年……

1998年:打破专营,市场呼唤改革的春风陕西中衡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伟怎么也不会忘记1997年的冬天,在他简陋的农资经营店里,当地工商部门罚了他1万多元的款,他们给出的义正词严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化肥是专营产品,不是谁都可以销售的;第二,化肥是特殊商品,不能跨地区销售。面对如此充分的理由,提前进入市场的李晓伟只得认罚。然而,这人为的羁绊却让他无限烦恼,因为他知道,企业需要他销肥,而农民也需要他的化肥,但是国家化肥专营的政策却不让他卖肥。按专营规定,省统配化肥统一交给省农资公司销售,省农资公司再售给市县农资公司,市县农资公司再售给基层供销社、农资站,由他们再售给农民。

而专营的结果又怎样呢?我们从1997年的《中国化工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江西九江大化肥因销售困难积压严重,库存居高不下,于是1997年的5月27日被迫停产。按当时的情形分析,江西每年耕地化肥总需求量近80万吨,而全省所有化肥厂生产总量不到70万吨,应当说化肥市场还是供不应求的,但滞销还是出现了。据江西省农资公司介绍,当年1至4月,从九江石化总厂化肥公司中提取的8.8万吨尿素中,只销售了7000多吨,到1998年仍有8万多吨积压在各县仓库中,省农资公司欠九江大化肥货款9000多万元,致使九江石化总厂化肥公司资金无法周转,生产难以为继。不仅九江大化肥如此,化工部所属的海南富岛大化肥、渭南大化肥也因尿素大量积压胀库相继停产,全国化肥积压严重。

当时专营的农资公司对化肥垄断销售。在化肥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他们代表政府,要求工厂生产出来的每斤每两化肥都要交由他们销售,有的还不惜动用政府红头文件,甚至有纪检、监察、工商、司法、舆论等国家工具助威,言称“执行国家政策”。而化肥市场形势不好时,他们又变成了企业,生产企业请求他们收购他们都不收,或勉强执行了收购合同也不付货款,言称“没有利润的买卖我们也不能做”。据了解,在1995年化肥市场红火时,华北一省农资公司到化肥厂的收购价是1350元/吨,部分尿素为1750元,他们划拨(卖给)市县农资公司时,价格已提到了2290元/吨。他们不建仓库,不管运输,坐堂开票,便净赚利润七八百元。市县农资公司如法炮制,拨到(卖给)基层供销社或个体户时又每吨加价200~300元,最终到农民手里时,化肥价格已变成2800元/吨以上。从工厂产出到农民手中,整个环节每吨尿素加价1100~1700元,而工厂利润高的每吨仅为200元,不少工厂利润为零或负数(亏损)。

据报载,在四川省的南充和达川等地区,农资部门到处非法设卡,任意强行拦截或没收生产企业的自销化肥,出现几起命案,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秩序,而且影响了社会安定。在这种情况下,四川省49家化肥骨干企业被迫联名向省政府递交了求救信。

吉林省的部分地区相继制定了地方保护政策,迫使农民到农资公司及其下属经营单位去购买库存积压过长、板结严重的化肥。还有些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命令农业“三站”只能从农资公司购买化肥,若直接从生产企业购买化肥,将给予“三站”领导撤职处分。

农资市场烽烟四起,辽河化肥厂与辽宁省农资公司从合作伙伴走向竞争对手,昔日玉帛变成干戈;银川化肥厂因为“亏本大甩卖”与贺兰县政府发生对峙,在贺兰山下掀起轩然大波;青海省海东地区八个县农资公司脱离省公司,一场“独立”运动打破了原来的“鱼水关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尿素 解冻 庆丰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