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对话孔祥智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孔祥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起草小组成员。

  主要研究领域:农业政策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20余项。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大国小农,如何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

  

  

  主持人

  白锋哲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知宜

  见习记者

  

  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流转土地搞大规模集中经营,也不可能走一些国家高投入高成本、家家户户设施装备小而全的路子。当前,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小农户生产,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以服务过程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更不同于西方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抓住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抓住了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牛鼻子。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该如何把握和遵循党在三农领域探索出的宝贵经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本期对话孔祥智教授。

  

  首要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主持人:去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有哪些三农领域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和始终遵循的?

  孔祥智:百年来,我们党在长期的三农工作实践探索中,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历史经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探索的主线,就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一条。这个关系解决好了,路子就走得顺;没解决好,就会出现挫折。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这么几方面的经验非常重要。第一个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党在农村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已写入宪法。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由于各地实行土地承包的起点不同,为更好稳定农民预期,1993年11月中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施行,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从财产权角度保障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个结论被纳入2018年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巩固和完善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业现代化 耕地 农业生产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