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宛若一颗宝石,镶嵌在甘肃版图的腹地。因而也有“祖国金娃娃”的美誉。
这座背靠荒漠的城市,因为富饶的矿产资源而迅速崛起,受到世人瞩目。同样,这座迅速崛起的城市,又恰恰因为资源的锐减,环境不堪重负而承受着更大挑战——不得不在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之间作出睿智的选择。
对此,金昌市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特别是国务院批准我省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省区之后,金昌市作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以金川集团公司为强大依托,坚持“循环发展、生 机无限,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理念,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科技引领支撑、园区承载聚集、机制创新保障”为突出特征的“金 昌模式”。
变废为宝,金川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资源
金昌因企设市,围绕金川公司及其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是整个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链条中的“龙头”。
“变废为宝”成为金昌工业循环最直观的映象。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很难想象过去被视为“垃圾”的铁矿渣、铜矿渣等工业尾渣,可以“变身”为国内高端无机纤维产品。
3月中旬,记者在金昌市万隆实业有限公司看到,这家主要生产国内高端无机纤维的企业正在建设,预计今年5月投产,而这种高端无机纤维所用的原材料恰恰就是当初被视为“废品”的选矿尾渣。
原材料使用上游企业的废料仅是万隆实业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外部环节,在内部,熔炼炉产生的废气通过技术手段回收,成为熔炉的助燃风,这样下 来,节约能源的同时且降低了成本。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军介绍:“和上游企业签订合同后,我们按市场价收购尾渣,改进自身工艺的同时,企业循环发展,在市场竞 争中占据成本优势。”
其实,万隆公司也仅仅是金川公司工业大循环经济中的一环。
春寒料峭的戈壁“镍都”,湛蓝的天空下,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0万t/a铜炉渣选矿工程现场,高温冶炼炉渣经过冷却水时,蒸汽腾腾,蔚为壮观。
你也许不知道,该项目单系统处理能力居国内第一,设计经济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这一系统将铜渣冷却后进行再选,铜渣的品位可由原来的1.1%提 升至24%,被形象地称为再造“矿石”。过去堆积如山的废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冶炼,每年可多冶炼出1万吨铜,净利润3亿元左右,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年产 200万吨的中型铜矿山。
不仅如此,二次利用后含铁的尾渣将成为水泥企业的原材料,冷却用水通过回收过滤又可以重新使用。这是典型的循环项目,各个环节真正实现“零”排放。
数据更能说明效果。金川公司中水利用量由“十五”末的78万吨提高到去年的1332.7万吨,提高近17倍。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重复 利用率达到93.6%。尾矿、水淬渣及粉煤灰、粗骨料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3.47万吨;处理白烟灰5750吨、黑铜渣2780吨、铜炉渣77万吨。硫 酸、亚硫酸钠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52万吨和15万吨,成为国内利用SO2烟气生产硫酸的最大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金川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上很有发言权。金川公司董事长杨志强说:“公司以资源战略为第一战略,视资源为金川的生命 线。大力实施以扩大资源拥有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为核心的资源战略。致力于金川镍矿的综合利用,加大贫矿利用力度,矿石损失、贫化率控制在5%以下,回采率达 95%以上,有效延长金川镍矿服务年限。”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金昌人做到了。
金川集团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近几年按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建设要求,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替代化、园区化”为原则,充分发挥企 业优势和行业特点,研究建立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硫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三废”资源循环利用等八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形成了公司内部小循环、地方中循环 和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推进了企业、地方的良好发展。
互利共赢,开创循环经济管理新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4-03-31/8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