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三十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几种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些发展集体企业、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的路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弃农务工”当作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经济水平落后的广大农区,有没有一种主要发展农业的经济模式使其跟上中国经济浪潮的节拍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把最近在江苏省丰县调研中发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命名为“丰县模式”,回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
“丰县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复合型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与八年前相比,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5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翻了一番。社科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丰县发展现代农业有一个亮点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循环农业。
9月30日,丰县县委书记赵保华在当地接受了记者采访,言谈之中颇有几分自得:“一般循环经济的原则是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和转化再生能源,而丰县的循环农业又增加了几条独有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主体往往互相供给食物,以生态食物链形式循环,更加原生态;还有一个就是环保要求往往和农民增收相结合,既要环保,又能增收。”
最简单的是“林羊复合模式”。当地林业发达,意杨林种植面积较广,在树林中放养山羊,形成杨树叶喂羊、羊粪肥地的传统循环模式,虽然简单,效果却很突出。
丰县最突出的循环农业模式是“鸭-沼-果-企”模式,因为在循环模式中引进了现代企业这一因子,被专家称为高效循环农业模式。丰县是中国果菜生产十强县之一,有50万亩果树。以前每年都有大量的个头小、有瑕疵的青果、风落果,弃之可惜,转化无门,成了果农的心病。其实这些青果由于果汁酸度较高,正是果汁加工企业的最爱。四年前县里招商引资兴建了安德利和湖滨果蔬汁有限公司等果汁加工企业,现在日加工残次果能力达2000多吨,一年可为果农带来上亿元的额外收入。浓缩果汁可以出口,果渣中还能提取果胶,最后剩余物质再制成饲料,满足广大养鸭户的需求。而鸭粪可以进入沼气池,沼气是农村新燃料,沼肥作为优质有机肥又被输送到苹果园中,进行下一次循环。按宋楼镇果农刘玉喜的计算,四亩果园能多带来1.6万元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的链条还在进一步延伸。农户们利用苹果园开发出休闲体验型农业,又带动了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丰县的果树每年都要修建或更新,各种废弃树枝、板皮出路何在?其实,果树枝粉碎后加上锯末等原料可以制成高品质的胶合板材。2005年,吉林森工江苏分公司落户丰县,年产刨花板10万立方米,原料都是丰县的废弃果树枝。风城镇史小楼村农民史友展一次就卖了5吨重的乱树枝,他正愁没处处理呢!
丰县每年还有80万吨的秸秆,以前只能作为农民烧火做饭的材料。2003年,丰县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目前已发展到500万平方米,效益达亿元以上。在为广大菇农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秸秆也实现了就地增值。丰县还通过青贮、氨化等方式综合加工秸秆资源,大力推广秸秆堆沤还田、机械化还田等技术,有效利用了秸秆资源。
在丰县,近乎“吃干榨尽”的循环农业体系以其鲜明的特性和突出的效益极大地丰富了“丰县模式”的内容,在一个农业大县“又好又快、超常发展”的轨迹中涂抹了一片亮色,使得现代高效农业成为丰县农民持续增收的“第一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07-10-11/7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