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生物技术带来农业产业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显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每个国家都无可回避,中国目前在相关领域中有领先也有落后。专家认为:中国要探索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进商业化。

  8月26日,北京召开两场高级别的生物技术会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2018年全球转基因/基因改造作物商业化状况》报告,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ISAAA 共同召开2019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化高层研讨会。

  会议传递了当前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种植、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应用等信息,国内前沿专家表达了希望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加快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的期望。

  专家希望:加快技术应用 推动商业化

  当前,中国大宗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止步于转基因棉花,而在当前国际贸易最活跃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上踯躅不前。中国的植物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在世界领先,但商业化还需要在法规、安全审批等诸多环节有所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专家呼吁:“生物技术不能在农业产业化应用,就是技术成果和科研投入的浪费!”

  从全球来看,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 年的170万公顷增至2018年的1.917亿公顷,23年里增长113倍,累计种植面积达25亿公顷,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应用率趋于饱和。

  五国转基因应用率接近饱和

  ISAAA报告显示,2018年,世界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大豆、玉米和油菜的转基因平均应用率已经接近饱和。其中,美国93.3%、巴西93%、阿根廷接近100%、加拿大92.5%、印度95%。美国7500万公顷、巴西5130万公顷、阿根廷2390万公顷、加拿大1275万公顷和印度1224万公顷,5国转基因作物面积之和占到全球的91%。

  2018年是全球连续应用转基因作物的第23个年头,共有70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转基因农产品。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初始的1996年相比,2018年面积增长了约113倍,23年累计面积达25亿公顷。

  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迅猛推进,缘于这一技术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安全方面的贡献巨大。

  转基因大豆、玉米空间大

  2018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居全球第七,主要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木瓜。2018年转基因棉花面积290万公顷,比2017年增长5%,转基因棉花应用率达到95%。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大量进口转基因玉米等。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8800万吨(主要是转基因大豆)、玉米31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5%。

  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的背后,是我们的大豆和玉米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可以注意到,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发酵,中国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提高,而且存在数量无法满足需求的风险。在全球转基因大豆应用率达到50%的情况下,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存空间狭窄。

  转基因新产品种类快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张春义研究员介绍,有更多新的生物技术产品经多个国家政府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了。这些性状对消费者有利,也代表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上市销售的转基因新产品包括紫花苜蓿、甜菜、木瓜、南瓜、茄子、马铃薯和苹果等。

  具有防挫伤、防褐变、低丙烯酰胺含量、抗晚疫病等性状的马铃薯,防褐变苹果已在摆在美国消费者的餐桌上。2018年,巴西首批种植400公顷抗虫甘蔗,印度尼西亚首批种植耐旱甘蔗,澳大利亚首批种植用于研发和育种的高油酸红花。

  具有复合组合的多个转基因作物获得多个国家批准,包括高油酸油菜、耐异恶唑草酮除草剂棉花、复合耐除草剂高油酸大豆、耐除草剂耐盐大豆、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等。

  转基因需要产业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罗云波教授所说:“最好的科普是产业化。”不少国家的转基因产业化都经历了与我们相似的艰难过程,让农户获益是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生物技术 产业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