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


  城镇化迈入城乡互动发展新阶段

  当前,吴江的农民生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均达到了一定水平,新型城镇化走在了全国前列,已进入城乡互动发展新阶段,正在向集约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更高水平迈进。

  1.城镇发展呈现新格局

  当前,吴江正按照四个层次来推动城镇建设。第一层次是太湖新城(松陵镇)和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太湖苏州湾,彰显生态优势,打造比肩国际的太湖新城,它将成为21世纪苏州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第二层次是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和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依托临沪区位和产业发展优势,打造面向全国的商贸新城;第三层次是平望、同里、震泽、七都、桃源等建制镇,将进一步繁荣工商、兴盛旅游,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美丽城镇;第四层次是被撤并镇区,注重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人口适度、生活舒适的综合社区;最后是保留自然村庄和扩建村庄,将持续治理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打造自然惬意的村。吴江城镇化正在集约化、品质化、特色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乡村建设呈现新形态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吴江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均等,城乡差距日益缩减,水乡风貌乡村魅力再现,吴江“美丽乡村”呈现出活力、富足、幸福、美丽和文化底蕴的景象,吴江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走进震泽镇龙降桥村,可以看到绿树环绕,小桥流水,一条条宽敞有序的村道,一幢幢别致的苏式风格“小洋房”;桃源镇严慕村,道路平坦、粉墙黛瓦、置园造景,外墙统一刷成了白色,路两侧基本上是苏式风格建筑,仿佛使人置身于江南水乡画卷之中。吴江开发区(同里镇)北联村则凭借其优美的田园风光,成为了江浙沪一带游客乡村旅游的首选之地。

  3.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

  四大传统产业撑起吴江经济半边天。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已达到千亿能级,光缆电缆、装备制造也达到五百亿级产业。“丝绸之府”“电子之城”“光电缆之都”等称谓,说明吴江四大传统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稳固;新兴产业是提速吴江经济的助推器。2013年吴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0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8.9%。一些新兴产业企业已开始成长壮大,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前六位组件厂商批量采购的唯一的国产背板供应商,产品供不应求;服务业发展快速。2013年实现服务增加值603亿元,同比增长11.9%;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四个百万亩”上图面积完成81.6万亩,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居江苏省前列。

  4.公共服务呈现均等化

  目前,吴江实现了社会保障“三大并轨”,构建起了城乡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社会事业也呈均等化发展态势。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例, 2011年吴江随同苏州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截至2013年底,吴江的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机构总计348个,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35.25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8平方米。吴江的“区域文化联动”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5.富民惠民呈现新篇章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吴江农民人均纯收入21417元,同比增长11.1%。32.6万农村劳动力,有28.33万人从事二、三产业,占比超过85%。农民收入结构中,第一产业收入的占比越来越小,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了大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近90%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来自“三大合作”的股金分配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如东港村的社区股份合作社,每股分红2013年达到1200元。幸福村组建了吴江第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2014年初村里的粮田承包每亩的价格是680元,村民拿到的经营权转让款为每亩700元。松陵镇朱毛根水产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共同富裕”为宗旨,先后直接帮助126户社员,间接辐射带动440多家养殖户脱贫致富,被省级领导誉为脱贫致富“孵化器”。

  把“人的城镇化”作为着力点

  近年来,吴江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着力点,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实路径,构筑起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好、体制机制活、管理水平高的城镇化发展平台,为当前我国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定位 强化 高新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