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阎红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干部的光荣使命。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吉林省舒兰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核心路径,千方百计推进各类扶贫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了以光伏扶贫项目兜底脱贫和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增收相结合的脱贫新路,带动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确保贫困人口长期脱贫不返贫。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舒兰市委书记李鹏飞。
李鹏飞介绍,舒兰市在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围绕新能源产业,实施光伏扶贫项目兜底脱贫。舒兰市在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采取“光伏+”的扶贫模式,建设实施了总装机容量80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116座,分布在全市18个乡(镇)街94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17年6月30日实现并网发电,完成了网上建户,锁定了0.88元的上网电价,拨付全市210个行政村每村每年5万元村集体收入,已拨付2个年度,共2100万元;拨付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3000元补贴共1616.7万元。保证了全市21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稳定收益,实现兜底脱贫。
二是围绕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市级养殖扶贫项目。舒兰市依托各类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畜禽产业。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58万元,先后建成养殖项目9个。其中,依托德生牧业合作建设肉鸡养殖场7个;依托三兴牧业合作建设肉牛养殖项目1个,依托龙湾牧业合作实施肉牛养殖项目1个。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96户、4220人。
三是围绕产业能人引领,实施乡级特色扶贫项目。舒兰市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的组织推动和农村产业能人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基础,通过贫困户生产要素投入、社会资本注入等入股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乡级产业项目,把贫困户与产业能人、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嫁接,构建了“产业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使更多的贫困户“加进来、跟着干、共同富”。天德乡围绕秸秆综合利用,购买秸秆打包机及附属配套设施8台(套),进行秸秆捡拾打捆作业,带动全乡8个村207户贫困户,户均实现增收近1000元。
四是围绕电商扶贫,实施村级特色扶贫项目。舒兰市依托“舒兰大米”品牌,2017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了“互联网+扶贫”示范市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在平安镇双河村开展了百公顷绿色水稻扶贫项目试点,成立了双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37户,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善品公社的线上渠道销售该合作社的大米产品,户均实现分红2000元。2018年,舒兰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了第一书记代言乡村特色产品活动,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平台线上销售,使舒兰市乡村特色农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全市45个代言产品总销售额达到465.68万元,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25/10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