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重庆武隆:整合资源优势 巧借“生态牌”打造绿色产业链


 

  近年来,武隆县铁矿乡突出资源优势,打出天然氧吧的“生态王牌”,把环境优势打造成为产业优势,以产业优势维护环境优势,走一条生态保护和农民富裕、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产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结合武隆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铁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兴乡,旅游富民”作为发展战略,把创建“市级生态乡镇”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发展活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扬生态之长,做山水文章,兴绿色产业。

  据了解,该乡依托景区旅游资源,以村庄为推进单位,该乡引导农户以“乡村旅游”为牛鼻子,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创新探索特色产业和景点融合开发模式,产业就是观光园,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业态。

  目前,全乡初步建起了脆李采摘园、百合花观赏园、向日葵示范园、水上垂钓乐园等一大批产业园,以产业带旅游,以旅游兴产业,形成了产旅相融的格局。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为美化环境,铁矿乡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圈、厕、沼、厨”四位一体化循环农业,加大沼气建设力度,完善垃圾填埋处理厂,修建人行便道16.5公里,极大改善了全乡村组面貌。

  对集镇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箱50个,垃圾处理厂2个,“三池一改”率达到90%,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彻底实现全乡环境卫生整洁,路边、农房边无暴露垃圾,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处理有效。

  结合全县“绿色崛起”工程,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模式,该乡多种形式推动植树造林工作,构筑生态林网络,完成造林面积2000多亩。目前,全乡竹木蓄积量已达10万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7.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5%,真正成为“绿色生态公园”。

  生态旅游提档升级

  “随着气温升高,避暑纳凉的市场逐步打开,我们就在这个节点举办第二届乡村旅游季活动,做好宣传推介。”该乡宣传委员吴启文介绍说,目前,积极开发的大洞河峡谷、鸡尾山地质公园、穆杨沟田园风光等一系列旅游项目,突出展现了“清凉世界、秀美山乡”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城区游客避暑纳凉首选的一块宝地。

  “景观是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产业是推进乡村旅游的支撑,文化才是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铁矿乡党委书记杨涌说,辖区内有有大洞河峡谷、大佛岩天然佛像、大梁子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发展特色产业走“农旅结合”路子,但是“焦王寨”、“八阵图”、“练兵场”等文化遗址有待进一步挖掘,增强文化底蕴。即将出版的《神奇铁矿》,收集整理了铁矿的民俗文化,跟进铺垫了铁矿的旅游文化软环境。

  据介绍,农户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以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多种形式发展乡村旅游接待项目,在为游客带来欣喜的同时,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部分村民因此吃上“旅游饭”。

  生态文明蔚然成风

  据了解,为了从源头治理“脏、乱、差”,该乡以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创建系列工作为抓手,以“提升居民素质工程”为主要内容,通过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地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全乡投入人力1000余人次,拓宽改造村组道路20余公里,清理垃圾、清修沟渠、清除路障100余处,实施农房风貌改造500余户,改水改厕800余户,绘就了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蔚蓝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河谷溪流,85%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0000个,不仅让生活其中的铁矿人怡然自得,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走进这片绝佳的避暑天堂和“洗肺”圣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立方米 植树造林 沼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