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农作物秸秆回收成本高 政府投入大效果小


  为此,《经济参考报》记者询问了合肥市禁烧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报程序是:首先要田地所在乡镇提供证明,然后企业提供入库清单或者销售发票,还要向县里申报,县里核实后,报到市里,市里会再进行核查,最后由市县共同承担这部分费用。

  一位企业负责人打趣说道,“我才不愿意去签这个合同,关卡重重,到最后钱拿不到,过程中还要受他们(政府)硬性催促,何苦呢?不过我承认,很多企业答应了秸秆回收,可是发现利润微薄甚至亏本后,就不再进行回收了。”

  庐江凯迪副总李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市农委何杰主任给了他一个口头承诺,15天内若是能收完4万亩秸秆,便给企业10万元奖励,“听起来 很多,但目前秸秆回收成本近300元每吨,其他杂草只要两百多,因此平摊下来,每吨回收成本只降低10元,还是大于其他常规原料的成本。当然,已经比没有 好了呢。”

  业内人士跟《经济参考报》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以肥西县为例,县财政今年投入600万元左右,各乡镇总体1000万元左右,加上市里补贴,肥 西县共计投入2000万元左右资金。就算给21万亩重点禁烧区的农作物全部以40元的高标准离田补贴,也就花费840万元,更何况,很多区域的补贴费只有 20元,而且还无法正常发放。民兵应急队需要统一着装,各个监管人还要发放劳务补助,政府的财政投入基本用在禁烧的人力物力之上了。”

  他认为这是一场农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农民需要增收,不愿意耽搁插秧时间,企业需要利润,不可能长时间入不敷出。但是,目前政府想要政绩,所以禁大于疏,对农民与企业并没有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农作物秸秆处理 路在何方

  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道路上,各地政府提出过很多办法,比如优化产业结构,少种油麦多种瓜果,从根源上减少秸秆的生成;或者提倡将秸秆编草绳,促进农民自主进行回收利用;或者改变种植方式,用播种子代替插秧苗,以不受秸秆粉碎还田的影响。

  但专家认为,这些都不是解决秸秆处理的最终办法。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马友华教授说,由于安徽是农业大省,必须有一定的粮食生产 量,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只适合在城市周边的城郊处实行,以确保环境,但在远郊等地区,仍要保证粮食的生产量;编草绳的处理方法,因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收入 低,因此不具有普适性。而改变种植方式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因为从目前来看,插秧的方式会比直接播种的方式带来更多的产量,肥西县严店乡副乡长王玉林根据实 际经验也认为目前只能以插秧方式为主。

  马友华教授曾参与了安徽省十二五期间秸秆利用规划项目,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方专家的综合研究之下,未来农作物秸秆的去向主要有四个 方面:肥料化、材料化、能源化、基资化。肥料化是指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用作肥料;材料化、能源化、基资化是指通过企业回收,利用科技将其转化成建筑板 材、发电、或作食用菌等用途。但肥料化会对秧苗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企业回收进行材料化、能源化、基资化是未来秸秆处理的出路,“必须要企业回收形 成产业化,可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政府补贴的钱数有限;而且这有限的资金又无法惠及到大部分的企业。”

  任何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法,都涉及到成本问题。比如,秸秆还田、生产饲料、用来发电等等看起来很美的循环利用方法。但如果产生的效益比付出的成本还低,企业根本运转不下去。

  那么这效益与成本的差额,应该由谁来承担?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农机方向的王为教授向我们介绍,农业机械与普通机械不同,不同的地方因农田结构、农民种植习惯、土质情况的不同,农业机械都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比如,秸秆回收中需要使用的捡包机,究竟设计成能捡拾4个秸秆捆包还是8个,这都需要根据具体地方的农田结构进行设计。他认为,这些 机器的设计、改进都需要大量的钱,没有政府的扶持,企业从起步到正常运行是很困难的。

  马友华感叹道,“比如电厂,利用农作物秸秆发电成本是远高于火力发电的。在欧美国家,政府都会给相应补贴,确保这些绿色发电的厂子有利润可收, 才能正常运作下去。”他认为,政府担心有企业套取资金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监管不力就不扶持,“现在,每年政府投入几千万用在禁烧的监管上。为什么不从长 远利益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钱用在扶持回收企业之上,或者农业技术的研发之上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油菜 综合利用 搂草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