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集中建设低碳乡村连片打造生态家园


  透过合营村的幸福故事,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西昌市集中连片示范片建设给安宁河南端广大农民们带来的巨变和希望。

  集中连片示范片是西昌市六大村示范工程之一。2010年4月份,该乡工程启动实施。该示范片位于安宁河谷南端,与德昌接壤,覆盖黄水、黄联、经久3乡镇、10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落,面积54.7平方公里,惠及4607户、19698人,目前完成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56个,总投入达到3.21亿元。

  拟定“三全目标” 实施“四级联动”

  在建设目标上,西昌市提出了“全省一流,全州标杆,特色鲜明,全面发展”,倾力打造“低碳乡村、生态家园”村示范长廊。

  在组织领导上,该市主要实施了“四级联动”。一是书记、市长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市长具体抓、具体负责,二是落实三位副市长分别负责黄水乡、经久乡、黄联关镇示范建设,联乡部门、支持部门共同推进,形成了以“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联乡部门帮扶、支持部门推动”为主要内容的“三拖一”工作机制,三是抽调相关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督查组、推进办,四是乡、村、组层层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全责,落实各部门目标责任,联动推进示范片建设。

  在工作机制上,该市逐渐探索出了“党政统揽、规划龙头、乡村主体、群众参与、捆绑投入、政策引导、产业支撑、文化提升”推进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了“城市带动型”、“工业助推型”和“产业牵引型”三种村建设路径。

  采取“三类模式”

  在民居建设上,西昌市采用了三类模式,一是统规统建,二是完善提升,三是风貌整治。针对三个层次民居改造量身定制优惠政策,在不突破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统规统建户均补助1万5千元,重点提升户均补助1万元,风貌整治户均补助4千元,入户水泥路每平米补助10元,村组道路每公里补助15万元。

  完成“七个一”要求

  一批民居村落。投入2亿元: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投入1.98亿元,在黄水双龙、黄联鹿马村新建7个50户左右的自然村落,共计完成640余户、10万平方米,统一户型、统一风貌、统一实施,配套建设道路、休闲广场、娱乐健身等公共设施,错落有致,串藤结瓜,形成特色鲜明的村民新区,展现川滇风格;投入280万元,对所有自然村落进行升级打造,重点对现有住房实施“一刷三建五改”,并增建休闲广场、入户道路等设施,完成旧房改造200余户,极大改善了示范片群众居住条件;投入2700余万元,分两期完成示范区1357户风貌整治,完成高速公路沿线月华至黄水10乡镇,以及川兴、高枧、海南、等乡镇5000户民居风貌改造。

  一批基础设施。按照生态村建设标准,投入3861万元,建成一批基础设施,新建黄联-至经久段通乡道路2.3公里,硬化入户道路10万平方米,新修村组道路83公里,水电管网改造10公里,完成沟渠改造和土地整理1900余亩。

  一批环保设施。融合低碳乡村理念,高标准新建和完善了一批农村沼气池、垃圾池和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等环卫基础设施。建立了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机制,建集中圈养和集中供气点三处,实施示范片和107省道绿化2.3万平方米。

  一批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集中建成一批多功能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每村新建一个村级组织活动室,完善提升功能,配套健全了卫生室、计生室、科普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农家超市等场所及设施,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保障。

  一批文化生态小广场。突出“一村一景点”,注重农民新区景观打造,新建、改建小型综合广场10个,配套文体健身设施,美化了居住环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一批龙头产业。各村确立和做大做强一项有专合组织支撑的龙头产业,形成特色骨干产业。目前完成烟草、设施蔬菜大棚、特色水果等农业生产基地1.2万亩,新建农家乐20余家,新修餐饮店、乡村宾馆60余家,新建专合组织10余家,带动农户700余户。

  一套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制度。在抓好示范片“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法律法规意识;成功实施全省村党支部换届“四荐四诺三考一选”试点,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重点加强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健全示范片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土地 处理 政策引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