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合肥市:立足“减、增、变”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一)大手治“污”,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一是大力实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

  实施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程和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广猪(牛)—沼—渔(菜、粮、林)和养殖场—沼气工程—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截至8月底全市新建户用沼气2700户,累计达4.55万户,新建养殖场沼气工程58处,总数达340处,沼气服务点总数达122个。二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截止今年8月底,我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包河区等共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34万亩次,采集土壤样品2730个,分析化验36780余项次,推广配方肥9.32万吨,应用配方肥面积达到247万亩次。三是农作物秸秆利用深入推进,综合利用率达85%,重点禁烧区秸秆焚烧全面禁止。

  (二)大块增“绿”,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巢湖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生蔬菜种植。今年新增水生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总面积突破10万亩。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充分利用水生蔬菜降解流入巢湖水中的富余氮、磷,减少对巢湖水质污染。二是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旱作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广高效种植模式。上半年“岭区”南冬瓜、马铃薯和大葱等旱作农业面积达8万亩,新增4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到25万亩,新增4万亩。三是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去冬今春,全市城乡累计新增造林面积16.86万亩,林木绿化率达20.27%,比去年提高3.89%。

  (三)大力谋“变”,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一是整合提升农业品牌。引导基地和合作组织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鼓励开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创建。上半年新增“三品”认证22个,总数达到365个;新增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个,总数达到118个。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生产清洁节约模式。全市70万亩的菜瓜果、10万亩的苗木、10万亩水生蔬菜都用上了有机肥,50多万亩农田用上了沼肥,就连植树造林都用有机肥作底肥。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200多万亩次,年施农家肥、有机肥超过100万吨,折合尿素3万多吨。今年以来推广低能耗、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1720 台(套),惠及农户1474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施肥 设施农业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