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不能成为“新概念”的垫脚石


  主持人:韩士德(本报记者)

  嘉 宾:刘玉升(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

  宋卫平(安徽省阜阳市委书记)

  刘学敏(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 对话背景

  如今,“循环经济”正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词汇和各地竞相实践的发展模式。有统计称,全国已经有近百个城市宣称要发展循环经济。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有哪些问题?循环经济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评判地方经济是否符合“循环经济”的标准呢?

■ 观点争锋

  循环经济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刘玉升

  确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原则,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和共性技术,确保最合理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宋卫平

  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如果各方没有从中获得利益,链条就会中断。  ——刘学敏

  “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各地都应主动探索”

  主持人: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地发展循环经济,现在发展的现状如何?

  刘玉升:从国家立法角度来看,国家层面是非常重视的,出台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从各地方政府来看,地方领导已经接受并试图实践循环经济的理念。但是,真正推行循环经济的实际运作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大农业的现代循环经济实践中大规模、多领域的示范十分欠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目前也存在虽然接受、认知循环经济理念,但是对于从哪里进入循环经济体系,如何组织高效循环经济生产还存在迷茫。循环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无始无终,循环使用资源,每个生产环节的副产品即作为下一个生产的原料加以利用,理论上达到直至无限的状态。

  刘学敏: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实践,在政策和法规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实践上看,辽宁曾试图推进循环经济省、贵阳也曾试图建设循环经济市,此外,在全国范围内探索了许多循环经济模式和经验。应该说,近年来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是富有成效的,对于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使资源利用限制在资源再生的阈值之内,对于环境的最小扰动。

  主持人:从您掌握的情况来看,循环经济现在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刘玉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适应生态文明生产方式的理念,与传统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存在区别。特别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多元化存在,难以将循环经济归纳成几种模式。循环经济的实施,要根据具体情况构建适用的模式,不是可以在几种模式中能够套用的。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工业循环经济、大农业现代循环经济和城市循环经济。大农业现代循环模式可以分为物质流循环模式、空间循环模式。依据物质流关系建立大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最基础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食物链,如麦麸混合有机垃圾—黄粉虫饲料—做成蛋白粉进入养殖业—虫粪沙做成有机肥进入种植业。空间循环模式,比如生态养鸡场—鸡粪转移到地下—地下自然生长黑水虻、黑粉虫—虫子出来被鸡吃掉。

  刘学敏:从我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国内在探索循环经济中,大体形成了这么几种模式:一是在项目和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循环关系,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当然在农村简单的农业循环链条如“猪—沼—果(菜、鱼等)”也属于这类;二是在一个园区内的各个企业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目前很多地方在建设产业园区时,都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来推进;三是在更大范围内譬如城市、城市的建制区内推进循环经济,目前也有一些探索和实践,但相对来说成效不是很显著;四是一种我称之为“混合模式”,就是在一个园区内,各个企业可能并不相关,虽然它们之间不存在上家和下家的关系,但每个企业都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行事。由于循环经济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各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和实践,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污染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