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首钢: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绿色钢铁”


 

 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这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首钢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始终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支撑,构建资源能源节约、生产管理高效、环境友好的创新型企业,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新格局。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建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废水、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实施海水淡化,每年可节约淡水2000万吨,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吨;电站采用海水直流冷却,每年节水1070万吨;通过自发电每年节约社会供电55.1亿度;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和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其它建筑材料,可供500万吨水泥厂的原料需求,每年减少石灰石开采250万立方米,节约山石开采约35万立方米;可向社会提供200—300万平方米居民住户采暖热源等;钢铁厂临海建设,每年减少铁路、公路运量约1800万吨。

  ——迁钢公司把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在循环水系统控制浓缩倍数和水质,串级使用的基础上,采取了加强水的回收再利用,推广节水工艺等一系列措施,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先进水平,被河北省水利厅、迁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企业”,荣获河北省环保局授予的“河北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先进企业”称号。同时,2007年开工建设的首钢迁安循环经济产业园,将陆续建成11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消纳处理迁钢公司、矿业公司、迁安中化煤化工公司等企业工业固废,以及周边区域范围内钢铁企业的废物及城市部分生活垃圾,实现钢铁生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

  ——被美国纽科公司总裁誉为“艺术品”的首秦公司,已成为首钢“专、精、深、强”宽厚板生产基地。如今他们所生产的高等级优质宽厚钢板,其高强船板通过了九国船级社认证,中(宽)厚板取得了出口欧盟建筑钢材CE认证。

  ——首钢冷轧公司采取一系列节能、节水、节地新技术,国内第一次在冷轧厂使用中水,中水占全厂新水用量的61%,体现循环经济的要求,成为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示范工厂。

  从2001年到2009年,首钢在北京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2.36亿元,完成治理项目171项,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3%、74%、78.6%。为提高北京市环境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从2000年到2009年,首钢吨钢综合能耗从826.5千克下降到625千克,吨钢耗新水从9.36立方米下降到3.6立方米,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首钢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在努力建设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志性工厂的道路上奋勇跋涉,一个自主创新的首钢,技术先进的首钢,产品一流的首钢正向我们走来。

  相关链接

  钢铁企业应该成为循环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现代钢铁企业不仅具有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而且还应具有清洁能源转换、非金属代谢物资源化和社会废弃物处理消纳的功能。发展循环经济,就是需要转变对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功能定位,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技术与工艺上的突破和创新。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并应用了许多节能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的先进技术,不但大幅度降低了钢铁生产能耗,而且保护了环境。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比日本的平均水平要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日本。因此,中国钢铁工业必须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转轨。在极其关键的转轨时期,借鉴日本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立方米 可持续发展 生产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