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宁波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将环保工作重心逐步向农村下移,增加生态建设补助资金,加大了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形成了党委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支持、部门合力推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氛围,在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基层创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宁海县、象山县、镇海区),省级生态县3个(镇海区、余姚市、宁海县);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13个,占全市89个乡镇的14.6%;省级生态乡镇65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92个,市级生态村538个,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畜禽养殖污染逐年治理

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始于2002年,截至去年底,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全面完成生猪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今年年初,我市又把107家(户)生猪存栏200头至300头(或相同规模的牛)养殖场(户)作为治理对象,涉及7个县(市)、区。目前,治理工作已完成,正在验收之中。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市终于摸索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填埋或焚烧发电)”的成功之路。目前,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比例达到96.5%,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面貌。

部分海岛、山区偏远乡村由于运输距离远,地方财政难以负担运输和处理费用。去年,我市着手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生物处理工作,其原理是先通过分选,将生活垃圾中难降解的物质进行回收或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剩余的有机物质在适当的水、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质分解并放出能量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原菌等,形成腐熟有机物,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该处理方法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程度,减量化效果明显。

我市在余姚市大岚镇、象山县西周镇、北仑区等地开展了60多个试点,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减量化生物处理。地处四明山腹地的余姚市大岚镇14个行政村,每村都建起了太阳能垃圾生物处理设施,全年可节约环卫成本100多万元;象山县西周镇共有74个行政村,目前已建成25个太阳能垃圾生物处理设施,全年节约垃圾清运费10万元,减少环卫车辆及环卫工人支出30万元。

农村污水处理多元化

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截至2008年底,全市2654个行政村已有245个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27个为纳管处理),总服务户数7.13万户,总投资2.06亿元;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无动力厌氧、厌氧+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厌氧+回用等模式。

今年8月,市“百千工程”办、农业局、环保局、财政局联合发文,明确2009年度我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同时安排了相应经费,确保任务于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推进

目前,全市222处需治理废弃矿山中,累计已有202处完成治理,治理率达到91%。全长36.5公里、总投资13亿元的甬新河工程已全面建成;全长38.3公里、总投资9亿元的姚江东排工程镇海段北支线已全线贯通;今年已完成“千里清水河道”31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3平方公里。新增市级生态公益林15万亩,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已达到278万亩,建成面积218.34万亩。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今年已将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7元,其中国有林场补偿标准为每亩19元,新增市级公益林补助账户548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36个。

生态农业处处开花结果

今年市级财政安排1200万元,用于补助11个循环农业项目建设,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生产应用,继续实行有机肥推广应用的补助政策,扩大有机肥的应用面积,全市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达4.7万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进一步扩大,新增配方施肥面积310余万亩,节肥6070吨(纯量),增产13万吨。注重农林产品生态品牌创建,新增绿色食品20个,无公害农产品59个。

改善农村环境的奉化“版本”

近年来,奉化市坚持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龙头,以优化村庄布局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通过集中收集镇街道生活垃圾、开展基层创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多项措施,全面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茭白 生活污水 生态农业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