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让生态经济成为江西名牌


  另外,江西还加强鄱阳湖鳜鱼、翘嘴等鱼类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建设鄱阳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与繁育中心,重点加强白鹤、江豚、鲥鱼等濒危物种保护与研究,维护种群数量。完善国家、省、县三级自然保护区体系,形成生物多样性、立体式保护网络。

  建立生态经济区,不能有污染。江西的做法是,到2015年,全省所有市县和重点镇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江西主要从工业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行控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建立并实施水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工业企业的退出机制。

  在农业污染防治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

  按照规划,江西将重点建设流域内85座县(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约500万吨;建设一批县(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部分乡镇垃圾处理设施,新增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5万吨。到2015年所有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文化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江西将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稻作文化、戏曲文化、中药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培育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实施精品工程和名牌战略,做大做强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团,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认定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文化

  江西将重点实施鄱阳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升级改造18个国家4A级以上精品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实施鄱阳湖生态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工程,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点、生态旅游名镇(名村)。

  依托景德镇世界瓷都文化基础,建设明清御窑厂和刘家弄民窑遗址、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及手工制瓷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示区;以“生态、民俗、古韵、风情”为主题,建设鄱阳湖民俗风情博物院;依托八大山人纪念馆,建设“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依托文港镇传统毛笔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华夏笔都”品牌。

  另外,江西还扩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配套加强红色题材图书出版、影视、情景歌舞、红歌会以及红色旅游纪念商品设计、生产、汇展等。

  农业

  百亿斤优质稻谷增产工程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离不开粮食。粮食安全问题,是重大国计民生问题。自古以来,江西有“江南粮仓”之称。这次江西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中一个大手笔就是启动“百亿斤优质稻谷增产工程”,继续让江西保持全国粮食主产区特色。

  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到5830万亩,比2007年扩大405万亩;粮食亩产达到431公斤,比2007年提高80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2.5亿斤,比2007年增加122亿斤。其中,水稻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72亿斤,比2007年增加110亿斤。

  根据规划方案,江西围绕实现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目标,将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全力推进沃土工程、良种工程、高产创建示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农机化工程、水源和灌溉工程、农业保障服务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

  至2015年,全省农田地力等级将达国家耕地地力等级3级以上;稻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0%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8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杂交稻推广面积80%以上,超级稻品种面积占10%以上,全省基本普及水稻机耕、机收,农机总动力达5000万千瓦,水稻机耕比重达85%、机收率达70%,机插比重达40%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粮食 处理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