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黄艳平 通讯员 彭睿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占地约1000亩,是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区域试验点、纯度鉴定点和农情监测点,全国首创的省级综合性展示平台,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等称号。
省农展中心围绕“国之大者”,重点开展种业、优质稻米、菜籽油、茶叶、蔬菜等农业产业链进行展示示范,常年展示新品种10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50多项、新设施设备200多台(套),试验数据40多万个。
昆虫雷达侦测系统、“零排放”圈养鱼、现代设施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圃、赤壁青砖茶、恩施玉露茶……11月30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乘坐观光车,走马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我们中心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展示方式,形成了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的快车道模式;大力开展一产为主、一二三产融合展示,涵盖种业、种植业、渔业、农机、设施农业、智慧农业、野生植物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等,承担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示范、推广、科普、教育等职能。”寒风中,省农展中心主任吴胜兵娓娓道来,信心满怀。
空中害虫雷达侦
“这个是今年新引进的昆虫雷达侦测系统,通过发射光波诱杀昆虫,这里大部分是蛾类昆虫,有2斤左右,遇到虫害高峰期,一天时间整个盒子都装满了。”来到大田油菜地头一台近3米高的可移动设备前,工作人员将设备底部的盒子打开,“经过雷达探测诱杀后的昆虫直接落入储存盒,要定期清理、分析。”
昆虫雷达侦测设备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决策辅助信息。目前,许多农作物虫害是迁飞型昆虫,该设备可以观测各类昆虫起飞、巡航和降落活动,能够掌握虫群的飞行轨迹、高度、时间和虫群密度,获取其迁飞的路径、时间、虫群规模和密度等数据,为绿色农业环保提供虫情监测支持,是湖北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中心的核心部分。
生态养殖效益好
一亩见方的鱼塘里,4个大桶被木质甲板固定,漂浮在水面,鱼池共有8个大桶,远远望去,两个“田”字形的设备映入眼帘。
“这种模式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是一种生态、环保、安全、高效的绿色养殖技术。鱼都在这几个大桶里,这就是‘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吴胜兵如数家珍,“9月底,省农展中心和长江水电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打造水生态核心功能区,探索以‘农’为主、‘农水融合’为主线,以设施渔业、农耕文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人工湿地、水生态修复治理为核心,融入长江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农文旅融合、水生态文化发掘保护等主题的‘展区+园区+基地’现代农业展示示范综合体。”
桶里养的主要是鲈鱼,一个桶大概可以养3000尾鲈鱼,8-10个月后产鱼2500斤,4个桶约1万斤,是常规的4倍。在圈养桶的底部,有个锥形集污装置,用来收集残饵、鱼粪等废弃物。待废弃物自然沉积到排水口,开启吸污泵将污水排出,通过管道流向鱼池边的尾水分离塔。经过分离、收集后,是很好的有机肥,给果树农田施用,处理后的尾水经人工湿地脱氮脱磷后,可以再流回鱼池,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设施农业钱景旺
沿着小路直走,在菜薹、萝卜、花菜等农作物大田里,一根根细管在农作物根系旁边排列着。
“这是水肥一体化设施,可精准施肥,让农作物吃饱不浪费。”省农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展示区由天蔬食果公司运营,主要围绕育种育苗、土壤改良、农药、肥料、茬口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预防、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以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建立标准化体系及监管机制,提供农业生产数字化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2-06/34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