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对话刘志颐、谢超平、冯小辉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刘志颐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谢超平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冯小辉

  

  嘉宾

  刘志颐 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政策咨询处处长、副研究员

  谢超平 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冯小辉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产业总裁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珂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新时代新征程,农业走出去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什么要大力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我国农业走出去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新征程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本期对话邀请刘志颐、谢超平、冯小辉等业内专家和实践者展开分析与探讨。

  

  农业走出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农业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良好机遇

  

  主持人: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

  刘志颐:从三个方面来讲,农业走出去首先有助于保障全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人口总量增长、食物消费结构改变、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影响,世界及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农业走出去能够更好地统筹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产品供给水平,保障进口来源和渠道多元且稳定,进一步缓解国际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其次,农业走出去有助于激发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通过农业走出去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实现国内外农业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国内农业技术能力、装备水平等。特别在当下数字经济时代,提升我国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对推动粮食和农业系统转型变革,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最后,农业走出去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农业走出去,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既可以满足农业发达国家与我国庞大市场合作的愿望,又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引进外资、适用技术促进本地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提供了机遇,为建设自主可控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充分准备。

  谢超平:农业走出去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体系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首先,农业走出去是中国资源环境压力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稀缺,当前绿色农业发展的转型要求迫切,农业走出去可以缓解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业走出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参与全球粮农资源配置,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调和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实现农业产业降本增效和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最后,农业走出去也是开展农业外交、塑造国际形象的必要途径。通过农业走出去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和稳定经贸关系,践行“合作共赢”的大国外交理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希望 粮食 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