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业走出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主持人:“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和方式有哪些变化?

  刘志颐:“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业走出去的区域布局,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机制平台建设,加强多双边农业合作。具体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数字农业、土壤保护、科研技术等领域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更多企业在境外从事良种培育、农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化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理延伸布局。围绕大豆、玉米等组建重点国别重点产品投资合作联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向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加速迈进。

  谢超平:“十四五”时期,农业走出去重点产业和区域布局应加强对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粮农治理话语权。

  综合考虑国内需求、资源条件及贸易情况,我国农业走出去应加强对紧迫性、必要型重点产业的布局。一是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受直接和间接影响较大的大豆与奶业代表的紧迫型产业;二是棉糖油畜胶等进口量较大、进口集中度较高、具有战略意义,长期供给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必要型产业。

  同时,我国农业走出去区域布局应紧紧围绕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国家总体外交大局,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实施“藏粮于友”战略,建立多元、长期、稳定的海外粮源供应体系。结合东道国农业生产特点和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优先选择与我国双边关系较好、物流绩效水平较高的国家,重点考虑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我国周边区域,以及非洲、中东欧、南美等地区。

  

  主持人:农业走出去是我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加快农业走出去高质量发展,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明确农业对外合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国家及重点工程,丰富创新政策、金融、保险、税收、信息和人才等关键要素支撑。坚持企业作为农业走出去的主体,推动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完成技术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国内国外农业农村发展,惠及全球更多农民群体,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构筑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65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希望 粮食 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