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专家论道:新型肥料未来之路


□实习记者 吴俊生

新型肥料应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缓控释肥的主战场在哪里?市场监管和标准体系如何建立?缓控释肥的众多技术路径如何抉择?面对一个个问号,专家和与会代表展开热烈的争鸣和讨论。

模式之争:谁代表了未来

施肥模式转变的必要性被专家们在报告中一遍遍地阐述:面源污染、粮食安全、资源压力将开发新型肥料和改进施肥技术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开发何种肥料、采取何种模式却并非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有代表发问:一般而言,节能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有三条: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缓释肥料、采用滴灌和冲施肥模式。这三种路线之间,何者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农科院李家康研究员:就三种模式而言,不存在孰优孰劣,都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节肥增效,但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已有条件科学实施。譬如滴灌施肥,既节水又节肥,可是一次性投入大,大型农场也许具备这方面的实施条件,但对于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方式来讲,开展滴灌施肥可谓困难重重。测土配方则是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工作,同样有利于节肥增产,但由于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开展配方施肥并非易事。我认为,将来以村为单位分区划片,以此为基础开展测土施肥工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缓控释肥的增效和环保效应是明显的,要害在于当前的价格问题,由于推广成本较高,导致最终卖到农民的手里价格太贵,从而增加了普及的难度。

许秀成教授:有一本叫做《科学美国人》的杂志撰文认为,未来地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未来的农业将是在摩天大楼里完成的,与此相应的就是要发展灌溉施肥。灌溉施肥的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80%,但是灌溉用肥必须是水溶性的,而我们现在的肥料除了氮肥、钾肥符合要求之外,磷肥还难以达到水溶。所以,从目前来看,可能未来在50到80年之内,缓控释肥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标准建设:新型肥料的尴尬

对于新产品、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新型肥料领域而言,标准的建设过程明显滞后。截至目前,在缓控释肥领域也仅有《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硫包衣尿素行业标准》以及稍早前通过国家标委审定通过的《稳定性肥料标准》,而这远远没有涵括缓控释肥料产品的全部,包括目前被誉为民族品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喜施”包裹型复合肥。

标准的阙如给很多企业带去不少烦恼。现场一位来自上海的企业代表说,包括液体硅肥、液体单质肥在内等很多新型肥料没有相应标准,没有标准也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市场,自然这些优质高效的新肥料也就无法送到农民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研究员: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没有标准就没办法监管。作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标准就盲目上马,那只能说明你的立项确实存在问题。

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我们只有先把产品做出来,在明确产品的使用方向和产品的性能特点之后,再来制定标准,而不应当反过来先有标准后有产品。我们不能用张三的产品去套李四的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的缓控释肥出现,还有很多新标准有待研究和推出。作为企业,倘若开发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我建议不妨首先做出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行业标准,直至国家标准。

郑州大学许秀成教授:包裹性肥料的标准尚在讨论研究当中,个人觉得总的原则是标准不宜定得太高,这样才能给更多的新型产品提供发展空间。符合现行标准的缓释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太慢,难以满足高产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这种缓控释肥料只适用于非农业市场,而不能用于大田作物。我们建议制定一个能适用于大田作物使用的缓释肥料标准,从而与现行标准相辅相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缓释肥料 滴灌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