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专家论道:新型肥料未来之路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0-01  互联网

□实习记者 吴俊生

新型肥料应沿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缓控释肥的主战场在哪里?市场监管和标准体系如何建立?缓控释肥的众多技术路径如何抉择?面对一个个问号,专家和与会代表展开热烈的争鸣和讨论。

模式之争:谁代表了未来

施肥模式转变的必要性被专家们在报告中一遍遍地阐述:面源污染、粮食安全、资源压力将开发新型肥料和改进施肥技术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开发何种肥料、采取何种模式却并非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有代表发问:一般而言,节能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有三条: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缓释肥料、采用滴灌和冲施肥模式。这三种路线之间,何者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农科院李家康研究员:就三种模式而言,不存在孰优孰劣,都有利于我国农业的节肥增效,但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已有条件科学实施。譬如滴灌施肥,既节水又节肥,可是一次性投入大,大型农场也许具备这方面的实施条件,但对于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方式来讲,开展滴灌施肥可谓困难重重。测土配方则是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工作,同样有利于节肥增产,但由于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开展配方施肥并非易事。我认为,将来以村为单位分区划片,以此为基础开展测土施肥工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缓控释肥的增效和环保效应是明显的,要害在于当前的价格问题,由于推广成本较高,导致最终卖到农民的手里价格太贵,从而增加了普及的难度。

许秀成教授:有一本叫做《科学美国人》的杂志撰文认为,未来地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未来的农业将是在摩天大楼里完成的,与此相应的就是要发展灌溉施肥。灌溉施肥的肥料利用率能达到70%~80%,但是灌溉用肥必须是水溶性的,而我们现在的肥料除了氮肥、钾肥符合要求之外,磷肥还难以达到水溶。所以,从目前来看,可能未来在50到80年之内,缓控释肥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标准建设:新型肥料的尴尬

对于新产品、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新型肥料领域而言,标准的建设过程明显滞后。截至目前,在缓控释肥领域也仅有《缓释肥料国家标准》、《硫包衣尿素行业标准》以及稍早前通过国家标委审定通过的《稳定性肥料标准》,而这远远没有涵括缓控释肥料产品的全部,包括目前被誉为民族品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乐喜施”包裹型复合肥。

标准的阙如给很多企业带去不少烦恼。现场一位来自上海的企业代表说,包括液体硅肥、液体单质肥在内等很多新型肥料没有相应标准,没有标准也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市场,自然这些优质高效的新肥料也就无法送到农民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施卫明研究员: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没有标准就没办法监管。作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没有标准就盲目上马,那只能说明你的立项确实存在问题。

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我们只有先把产品做出来,在明确产品的使用方向和产品的性能特点之后,再来制定标准,而不应当反过来先有标准后有产品。我们不能用张三的产品去套李四的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的缓控释肥出现,还有很多新标准有待研究和推出。作为企业,倘若开发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我建议不妨首先做出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行业标准,直至国家标准。

郑州大学许秀成教授:包裹性肥料的标准尚在讨论研究当中,个人觉得总的原则是标准不宜定得太高,这样才能给更多的新型产品提供发展空间。符合现行标准的缓释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太慢,难以满足高产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这种缓控释肥料只适用于非农业市场,而不能用于大田作物。我们建议制定一个能适用于大田作物使用的缓释肥料标准,从而与现行标准相辅相成。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赵秉强主任:我国的缓释肥标准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相关标准,而国外缓释肥标准是按浅根草坪和园艺花卉需肥规律制定的,从养分供应和供肥特性上来看,可能并不适合我国的大田深根作物。

必然使命:走进大田才是硬道理

让缓控释肥料褪下“贵族肥料”的外衣,走进大田是本届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生产企业都达成了普遍共识。李家康认为,中国的化肥消费量已达世界的三分之一,肥料利用率极低,如果缓控释肥料不走向大田,发展缓控释肥产业就失去意义。然而,缓控释肥料能否真正走进大田、如何走进大田则似乎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济南乐喜施姜强:从市场推广方面而言,包括缓控释肥料在内的所有新型肥料在推广中都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缓控释肥系新生事物,农户对它的认识和接受在观念上都有个转变过程;二是推广新型产品在前期必须付出大量的投入,每吨要增加30~50元的成本,企业经营压力很大;三是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施肥方法和对路产品的开发有待深入研究和加强。较之普通肥料,新型肥料推广对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新型肥料技术含量高,如果盲目推广,很容易诱发农业生产事故。此外,根据国外的经验,要促进新型肥料普及,政府也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

中国农科院山东土壤肥料研究所刘兆辉:缓控释肥要走向大田,就必须要创新缓控释肥类型,降低生产成本,不一定非得发展包膜型缓释肥,只要能满足棉花、大豆、小麦等作物需求即可;开发环保膜材料,创新生产工艺,降低肥料成本。

李家康研究员:高效是缓控释肥料得到认可的先决条件,而施用缓控释肥要取得高效也是有讲究的,良肥还得良法,在这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相当薄弱。今后必须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方法、不同种植季节、不同作物上缓控释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摸清施肥技术。建议尝试与测土配方工作相结合,按区域生产控释专用BB肥。

技术路径:一枝独秀还是满园春色

缓控释肥料门类众多,缓释、控释机理各具特色,各种技术工艺之间也不尽相同。据中国农科院杨相东博士介绍,根据膜材料的科技发展历史,缓控释肥相继经过了硫包衣尿素、无机包裹肥料、聚合物包膜肥料、稳定性肥料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发展阶段。缓控释肥繁杂众多的技术体系之间如何共存,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一同扛起缓控释肥产业的大旗?

深圳芭田总农艺师段继贤:多种技术发展缓释肥料是构建中国特色缓释肥料体系的战略选择。中国土壤、气候、作物的多样性,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发展缓控释肥料资源的多样性和局限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一条多种技术综合利用发展缓释肥料的道路。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各种缓控释肥料有它的优势、特点,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它们的生命力最终决定于本身的缓释特点和市场的选择。所以,多种缓释技术共同发展将是缓控释肥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图片摄影 谢宝刚 王军 王梅红 刘绪磊 翟怡婷 张四代



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10-01/32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