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2008年中国种业要事点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佟屏亚

在农业受到更多关注的2008年,中国种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按时间顺序对一些要事予以点评。

“郑单958”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高产、稳产、广适玉米单杂交种“郑单958”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人员依次是:堵纯信、张发林、王多成等。获奖单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高光玉米新品种研究所、河南省荥阳市飞龙种子有限公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北省种子总站、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等单位。

点评:堵纯信、张发林、王多成等人培育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2001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339万亩,2007年超过6000万亩,推广速度之快、面积之大史所罕见。

“郑单958”自2000年起先后通过国家(黄淮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审定,此后又通过吉林、内蒙、新疆等省区认(审)定;200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004~2006年连续三次被农业部确定为主推品种。推广区域覆盖了黄淮海、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的10多个省市(区)(主要覆盖北纬32°-北纬45°广大玉米区;向西示范种植到吉尔吉斯斯坦,向南示范种植到越南,均明显超过当地推广品种),适播面积达2亿亩左右,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市场上的推广使得有些区域试验作了部分改变:国家黄淮海夏播组区域试验在2005年将第一对照改设为“郑单958”;2005年吉林省耐密组的对照由“吉单209”改为“郑单958”;2005年内蒙古中晚熟组增设“郑单958”为第二对照。

“郑单958”玉米获得高产,给农民带来丰收;托起种业走向辉煌;创新最佳组配模式,引领玉米育种新方向。“郑单958”是中国玉米生产史上少有的优秀品种,为国家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严格地说,自《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竞争和良种普及基本上是市场行为,品种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对“郑单958”大面积推广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几家主营种子企业,把他们单位或代表人员写在获奖名单上,当之无愧。

210个国审农作物品种退市

农业部1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批210个国家审定的农作物品种退出市场。这些品种都是在2000年以前审定通过的,目前在生产中已无种植面积或种植面积很少。宣布退出的品种占国家整个审定品种的一成。这210个退出品种包括水稻50个、小麦36个、玉米34个、大豆32个、棉花50个、油菜8个。根据农业部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企业不得再生产退出品种的种子;在公告前已生产的种子,可以销售到2008年12月31日。

点评:自1981年12月农业部成立第一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到2007年底,国家共审定农作物品种2297个。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农作物品种退出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迫切要求,有缺陷的品种退出市场,可以保证种植业发展生产安全,净化种子市场,完善品种管理。

那么,有审定制度好还是没有审定制度好?有专家这样说:没有审定制度,可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进度,对科研单位来说是件好事;有审定制度呢,新品种的推广速度肯定要放慢,但对于阻击国外大公司的进攻是一道壁垒,让国内育种单位有喘气的机会。正是因为审定制度和不允许国外种业公司独资的壁垒,才有中国种业50强的诞生。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国家品种管理环节中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和漏洞。分析历年来的种子事故,60%以上都是劣质种子的问题,而在未审定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占到7%左右,剩下的是天气原因。因此,应根据中国特点并借鉴国外的做法,完善种子行业品种管理制度。

“中黄35”大豆创造高产纪录

由大豆育种家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35”,2007年在新疆石河子1.2亩实验地上,实收亩产371.8公斤,这是迄今中国大豆的最高产量纪录。2006年8月“中黄35”通过国家审定。专家认为,适宜春播、夏播地区种植的“中黄35”在春播区产量还能达到更高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大豆 玉米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