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中国乡村治理的“杠杆”效应


  时代在变化,但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没有改变。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实践探索,是为破解我国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资源不平衡难题的有益探索,是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锤炼干部队伍、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创新之举。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每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厚植于农民这块“土地”上,才能生根开花、枝繁叶茂。也只有这样,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农村大变革的背景下坚如磐石,让农村改革发展的快车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

  专家点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即使像如皋这样相对富裕的县市,也存在村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如皋市从干部人才相对集中的市级机关,选派“三强”干部,到“三弱”村担任支部书记,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在富民强村方面成效显著。“三强”干部带去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进行招商引资,实行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使村营收入薄弱村很快超越了村营收入较高的村。二是维护和推动了农村的稳定。通过着力健全村两委班子,组织社会管理队伍,建立村级综合服务大厅,有效地化解了拆迁、征地等各种矛盾,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由过去“掌握各种社会资源”条件下的“为民作主”,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扬民主、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服务型党组织转变。更重要的是他们留下一个好的支部班子、好带头人和一个好的发展体制。四是开辟了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年“三弱”村支书岗位的历练,增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和克服困难的韧性。五是有利于克服四大危险。“三强”干部担任“三弱”村支书,既给他们压了担子,又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更增强了密切联系群众及抵御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影响的自觉性。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竹立家:如皋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我国农村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如何推动中国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实现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真正的结构性变革,切实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和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做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优秀的党支部带头人不仅给新时期乡村建设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而且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载体”和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结构性改革的真正突破,值得在全国推广。

  如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从乡村治理和党的基层建设的角度来看,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把党建与富民相联系;二是把党建与育人用人相联系;三是把党建与乡村治理相联系。确实走出了一条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对我国未来的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春苗:先后选派56名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到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村庄担任“第一书记”,解决了多少年来农村发展中关键人才缺乏的难题,对有效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系统解决县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第一书记”到农村任职后,带去了许多全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谋划发展,招商引资、环境整治增强村民的发展信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做法;在体察民情、乡情、村情,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强化组织建设和构建和谐村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极具理论研究和系统总结、推广应用的价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招商引资 土地 一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