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内最先实践驻村“第一书记”
驻点村覆盖面最广
“第一书记”驻村助力村级单位践行科学发展成效最明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选优配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致富一方百姓,事关社会主义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2010年以来,如皋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先后选派了56名能力强、活力强、潜力强的机关副科级以上的“三强干部”,到村级班子软弱、村级基础脆弱、村营收入薄弱的“三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2012年是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如皋市委组织部着力将驻村“第一书记”打造成为全国品牌,建立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的联动机制,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组织工作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十二五”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创举,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巩固执政之基
金秋时节,苏中大地稻麦黄熟。调研组一行沿着修葺平整的乡间公路先后参观了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的村公共服务中心、高效农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并与驻村“第一书记”及村民交谈,详细了解情况。近三年来,驻村“第一书记”始终以吴仁宝、王乐义和沈浩同志等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自愿地和村民打成一片,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增进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实现了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
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莉驻村前是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她来胜利社区之前,当地村民一直是“一熟稻、一熟麦”的种粮方式。她到村后,带领全村建起了农业园区,吸纳了当地村民就业。村民的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村民年人均收入近两万元。在调研过程中,不少群众对他们的“第一书记”都赞赏有加:“‘第一书记’不是走过场,他们都很实在,为我们办实事、解难事,口碑很好。”
几十位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弱势群体拓展致富渠道,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大户935户,吸收富余劳动力35000多名,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不少村子正形成“返乡能人+村干部+农户”的发展模式。资金、人才、理念等要素的有机整合,有效保证了驻村“第一书记”这一机制为强农惠农持续发挥作用,让农业真正成为“藏富于民”的产业。他们深知,在基层,党的工作只有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使党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促进者和实践者,党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核心,得到农民的衷心拥护。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如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与以往我们所搞的干部“上山下乡”不同,如皋做法的突出特点是向农村输入知识型、管理型、素质型、经验型和年轻化的干部,进而彻底改变传统“乡村治理结构”,实现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这是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乡村治理”和“基层党建”相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辛苦指数”换来“幸福指数”,拓展党建新内涵
走在如皋农村的乡间小道上,最夺目的莫过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别具风格的宜居小楼,这些美观大方的民居大多是这几年建成的。修路、建房、招商引资……驻村“第一书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0年3月,市财政局副主任科员丁正付到村任职后,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筹资200多万为高庄社区老百姓建起了一座跨度68米、宽8米的场南大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想方设法建起了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矛盾调处中心、儿童乐园等便民服务设施,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老黄牛书记”。
对于近年来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变化,如皋的乡亲们都记得清清楚楚。乡亲们不仅普遍从中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这批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人,满怀理想、年富力强、有激情、有韧劲。短短三年,几十位驻村“第一书记”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具备了两个特质――他们既和群众一样,又和群众不一样。所谓“一样”,就是始终把自己当作村民中的一员,和群众打成一片,都有“脚下一层土”。所谓“不一样”,就是他们胸怀宽广、思路开阔、联系广泛,懂经济、会管理、能吃苦。他们到村后,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苦干、实干、巧干,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以“第一书记”为“支点”,探索城乡一体化
缩小城乡、区域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村,重点和难点在基层一线,动力和活力也在基层一线。广大农村是党员干部发挥才智、砥砺品格、成就事业的广阔天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东陈镇尚书村驻村“第一书记”陆海峰通过与农民群众真心交朋友,带领大伙建起了大型葡萄园、发展了专业合作社。2011年,尚书村在全市的村级综合排名中由2009年的第128位跃升至第1位。
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后,围绕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的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一体化。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正在广袤的苏中大地变为现实。“第一书记”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基层党委和干部群众的普遍信赖和高度评价。三年来,驻村“第一书记”筹资兴建村级公路2791公里,整修公共服务中心245个,开挖疏浚灌溉沟渠3539公里,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受益。
通过“第一书记”驻村这一工作机制,如皋正在形成城市带动、支持、反哺农村的局面,不仅为如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找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而且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春苗指出,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往基层派去了一个优秀、称职的干部,但只要稍加察看,每一个干部身后都有一个支持其事业成功的职能团队和亲友团队。通过驻村“第一书记”这座联通天下的桥梁,更多的社会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最需要的农村,原来较少关注村建设的人开始关注和帮助农村发展。这恰恰是我国当前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十分需要的社会环境。“从这个角度总结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经验,应该说具有‘破题’和普遍借鉴、推广的价值。”
从“三门干部”到“三农干部”,锤炼干部队伍
下去了才知道,“办公桌”离基层一线有多远。新生港社区“第一书记”孙锋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第一书记’就是帮群众解决困难的,要把群众当亲人、对群众有真感情。群众为什么说我们共产党好?原因就在这里。”
与群众的感情不可能在机关里天然产生。在与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中,驻村“第一书记”们及时了解了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长了才干、收获了感动和信心。驻村“第一书记”的学习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和科学发展的本领,从而锻造出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农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不是走过场、或是做秀,也不是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此,如皋市委组织部重点抓好选派、管理、实干等环节,从经济发展、党建、精神文明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达到了巩固基层党组织执政基础、推动村域经济较快发展以及全面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的目的。如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严世斌告诉记者:“我们每年都要对这些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量化考核与排名。没有压力,怎么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呢?”同时,驻村“第一书记”产生的“鲶鱼效应”也在日益凸显,目前,很多机关年轻人主动向组织部申请“下去锻炼”。
时代在变化,但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传统没有改变。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实践探索,是为破解我国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资源不平衡难题的有益探索,是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锤炼干部队伍、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创新之举。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每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厚植于农民这块“土地”上,才能生根开花、枝繁叶茂。也只有这样,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农村大变革的背景下坚如磐石,让农村改革发展的快车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
专家点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即使像如皋这样相对富裕的县市,也存在村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如皋市从干部人才相对集中的市级机关,选派“三强”干部,到“三弱”村担任支部书记,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在富民强村方面成效显著。“三强”干部带去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进行招商引资,实行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使村营收入薄弱村很快超越了村营收入较高的村。二是维护和推动了农村的稳定。通过着力健全村两委班子,组织社会管理队伍,建立村级综合服务大厅,有效地化解了拆迁、征地等各种矛盾,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由过去“掌握各种社会资源”条件下的“为民作主”,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扬民主、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服务型党组织转变。更重要的是他们留下一个好的支部班子、好带头人和一个好的发展体制。四是开辟了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年“三弱”村支书岗位的历练,增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和克服困难的韧性。五是有利于克服四大危险。“三强”干部担任“三弱”村支书,既给他们压了担子,又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更增强了密切联系群众及抵御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影响的自觉性。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教授竹立家:如皋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我国农村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如何推动中国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实现乡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真正的结构性变革,切实实现基层党的建设和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如皋驻村“第一书记”的做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优秀的党支部带头人不仅给新时期乡村建设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而且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载体”和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中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结构性改革的真正突破,值得在全国推广。
如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从乡村治理和党的基层建设的角度来看,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把党建与富民相联系;二是把党建与育人用人相联系;三是把党建与乡村治理相联系。确实走出了一条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对我国未来的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春苗:先后选派56名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到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村庄担任“第一书记”,解决了多少年来农村发展中关键人才缺乏的难题,对有效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系统解决县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第一书记”到农村任职后,带去了许多全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谋划发展,招商引资、环境整治增强村民的发展信心,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做法;在体察民情、乡情、村情,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统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强化组织建设和构建和谐村等方面的创新经验,极具理论研究和系统总结、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