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向村民的承诺有什么困难?区县领导当面进行协调,当场解决。”公选结束后,沈阳各区县市专门召开帮扶工作会议,确定区县部门与公选村对接。一项包括包村联系、驻村指导、政策扶持等内容的帮扶机制正在悄然发挥作用。
帮扶但不包办。为激发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观能动性,各区县都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任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予以免职。
对公选产生的村党支部书记,沈阳市给出了优厚的待遇:凡考核合格,年度补贴标准提高20%。享受财政供养的机关干部,在享受同等条件下非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报酬的同时,原有工资福利待遇、原工资开支渠道不变。对3年任期届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办理养老保险。
另一项措施也凸显了沈阳的战略考量。在将全市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纳入到全市干部培训体系中的同时,沈阳市打通“上升”通道,明确规定,对符合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及时选拔任用。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
这些措施涵盖选拔、培养、使用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破解了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干、没有保障等难题。其目标指向为,建设一支素质好、本领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
目前,沈阳市百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中,异地任职的有1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了55%,高于目前全市27%的平均比例;4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73%,高于目前全市35%的平均比例。实现了公选的预期目标。
东陵区李相街道白陵村的村民已经感觉到了变化。公务员陈庆通过公选担任白陵村支书不久,就多方筹资为村里修建了一条两公里多长的水泥路。“过去一下雨村路就泥泞不堪、人都走不出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谈起新书记,几个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
百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没有纳入公选的村,村支书普遍有了紧迫感,主动学习、积极工作、干事创业的氛围逐渐浓厚。”辽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宏深有感触地说。
“公选扩大了候选人范围,符合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沈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刘工力这样评价沈阳公选,“现在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从党建角度来看,公选村支书是一项改革创新之举,对党的建设将起到助推作用。”
辽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孙庆国教授持同样观点:“公选创新了村支书的选拔培养机制,采取答辩测评等方式,缩小了基层干部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04/10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