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新安的广袤乡村,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水泥路,一幢幢正在新建的民居庭院,一排排绿树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着,无不折射出村建设给这块土地注入的生机和活力。自村建设以来,新安县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带动、逐步实施的原则,强势推进村建设。
调结构 农民腰包鼓
建设村,农民是主体。新安县从发展生产入手,依托龙头企业、农村能人等主体,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战略,培育了以特色种植型、特色养殖型、劳务带动型等为主的专业村。县里采取财政扶持的方式,重点建成了北部山区林药间作种植基地、南部丘陵朝天椒种植基地、东部浅山区大粒樱桃基地、涧川无公害果蔬基地、万山湖畛河湾水产养殖基地等五大产业基地,共巩固发展朝天椒种植3.5万亩,中药材6万亩,大粒樱桃1.5万亩,核桃4200亩。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协会45个。同时发挥各村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村级集体兴办经济实体,促使村建设工作真正由“输血”向“造血”方向转变。金土地示范园、铁门陈村辣椒专业批发市场、石井乡山野菜加工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在广大农村扎根落户。
与此同时,石井、曹村、北冶等乡镇紧紧抓住新安实施“两山一峡”旅游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在青要山、龙潭峡、黛眉山等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三产服务。通过实施 “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增强了农村富余从业人员的创业和致富本领。目前全县共有农家乐餐馆、农家乐宾馆1000多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载体。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
强基础 农村环境变
新安县大部分行政村处在山区,地形复杂、环境较差。县里从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方面入手,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对所有行政村进行了基础性规划。结合乡村的不同情况,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县城规划相结合、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与产业集聚区规划相结合、与扶贫搬迁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目前,全县11个乡(镇)、2个园区的总体规划全部完成,296个行政村的基础性规划方案也已全部出台。
以310国道、新峪景观大道、铁磁路、庙石路、李仓路等五条主要道路及沿线村庄为重点和突破口,按照“绿、亮、净、美、畅”的要求,强力开展了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动。今年以来,已累计投资1800万元,清运垃圾35万方,栽植绿化苗木100余万株,拆除残墙断壁1760余处,粉刷墙壁104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为巩固治理成果,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实施办法》,县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150万元,在310国道、新峪景观大道等主要道路以及沿线125个示范村、重点村建立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400余名农村保洁员已正式上岗工作。一些乡(镇)和村也设立了专项经费,组建了保洁队伍,为乡村保洁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建设社会主义村的进程中,根据群众意愿,区分不同层次,采取不同方式,大力兴建农民新居。
在国家提出村建设初期,下孤灯村的党支部就提出改造空心村。村东区在8700平方米的老宅面积上,仅住318户,且污水横流,道路狭窄,杂物乱放,家禽乱跑,苍蝇乱飞,一下雨,群众争水路、争道路,多年的好邻居,为此反目成仇。村支部决定先从东区入手改造,并请洛阳第四设计院,对村子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按规划设计对东区进行拆除,制定“统一施工、统一粉刷、统一分房”的原则。新建房子的费用,通过村民代表核实,仅收成本价;对确实有困难一时不能按时交房款的,村里放宽日期,还积极出面协调贷款。同时,水、电、路、绿化等公共设施通通都由村里负责,群众不负担一分,一二期工程已完工,100户群众已迁入新居。今年又建设了27套老年公寓,让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居住,中区 20套农家别墅也正在筹划中。
促和谐 社会事业实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04/10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