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沈阳试水百名村支书公选

零零社区网友  2009-11-04  互联网

  9月26日一早,安存辉就站在了村文体广场一侧。一座面积4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体活动中心即将竣工。映着朝霞,他露出了笑容。

  安存辉是沈阳市沈北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兴隆台村党支部书记。“他是大家公选上来的村支书,演讲答辩时承诺要建村民文体活动中心、修好村路,当选后两个月立即兑现了。有文化、有魄力,我们服气!”村民王翠坤说。

  2009年5月至8月,沈阳市彻底打破身份、地域界限,进行了该市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公选村党支部书记活动。在当下村建设的语境中,沈阳的探索,为破解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干的困局提供了一种注解。

  为什么选——

  工业城市要突破农村发展“短板”

  沈阳的举动并非偶然之举。

  赵久平,沈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一直从事基层组织工作的他,几年前一直忧心的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薄弱,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了。”

  沈阳市委组织部曾经做过调研,全市150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46岁以上的972人,占64.7%,其中50岁以上的348人,占23.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413人,只占27.5%。整支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非常突出。

  赵久平记忆犹新的一个细节是:“几年前,对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培训时,一些年纪大的有的把腿跷到了桌子上,有的抽烟,还有的光着膀子。纪律都没法遵守,就别说领会讲授的政策精神了。”

  队伍老化、综合素质不强,正雄心勃勃实现全面振兴的老工业基地沈阳,遭遇了县域经济“老牛拉慢车”的瓶颈。沈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汤思奇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沈阳四个郊区的经济总量加起来不如深圳宝安、杭州萧山、苏州昆山、广州番禺中的任何一个。在2005年公布的第一届全国“千强镇”名单中,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宁波有57个入选,杭州有52个入选,而沈阳则为零。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现象,并非沈阳各级党组织不重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根本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优秀人才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发展后继乏人。”统计显示,沈阳市9.5万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占到了4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64%。“在‘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下,一些村出现了无人可选的情况,这迫切要求我们扩大视野,大胆突破选人用人方式。”汤思奇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这为沈阳创新村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机制提供了有利契机。2009年5月,沈阳正式启动了公选活动。

  如何选——

  百名村党支部书记PK产生

  作为沈阳市的第一次尝试,沈阳市委组织部做了“精心准备”,将公选设计为七步:宣传报名→考试考核→实地考察→答辩测评→任职上岗→公开承诺→岗前培训。

  这些环节紧密衔接,既着眼于通过科学的设计选拔出优秀人才,同时又立足扩大基层民主,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让沈阳的公选亮点迭出。

  亮点一:打破身份界限、平等参与

  王少忱是一位机关干部。2004年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考进沈阳市康平县郝关屯镇政府,先后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等职。看到公选公告,王少忱在全镇第一个报了名。他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来了,而公选将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打破身份界限、平等参与,成为沈阳此次公选的一大特色。沈阳规定,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党员均可报名参选,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参与公选,允许跨区、县(市)报名参选。

  最终的统计显示,在报名参选的423人中,不乏后备干部、优秀党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而拿出进行公选的100个村,大多是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村。这正是组织者所要达到的初衷。“身份的多元化,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框子,拓宽了选人的视野,从源头上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难选的问题。”赵久平说。

  亮点二:考试“农”字当头,避免高分低能

  笔试面试内容的科学性与否无疑是决定能否选拔出优秀“领头雁”的关键。

  安存辉,党校大专学历,和他一起报名竞争同一职位的还有其他5名高校毕业生。经过笔试面试,4名高校毕业生被淘汰。安存辉和女大学生孙林被确定为预备人选。

  记者专门查阅了有关试卷,笔试面试题包括“土地承包”、“计划生育”、“村民矛盾处理”、“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等案例分析判断题。“考题突出‘农’字,不考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考处理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农村政策的掌握程度,以防止高分低能。”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党委副书记赵爱军介绍说,“胜出的两人都有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经历,对农村事务都比较熟悉。这正是我们公选的取向之一。”

  据了解,沈阳先后从市委党校、农委、民政局、计生委等部门抽调10名同志组成笔试出题组。试题以党章、党的十七大精神、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案例等为主。面试由区县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命题。

  为确保公正公平,笔试面试全部在纪委人员监督下进行。面试实行评委和参选者现场双抽签,电话屏蔽,网络切断,电视台进行全程录像。“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比高考还严!”安存辉回忆说。

  经过笔试面试,423人只剩下200人被确定为预备人选,进入实地考察阶段。

  亮点三:同台PK,扩大民主

  创造性地引入实地考察和答辩测评,是沈阳此次公选中最大的亮点。这个层层闯关的竞争过程,保证了“好中择优”。

  顶着烈日,安存辉和孙林分别在村里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两人同时拿出了施政报告。答辩引来了市、区有关部门的观摩。

  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孙林思路开阔:利用兴隆台村是东北第一大锡伯族聚居村的优势,发展民族风情特色旅游业。三年内,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每家都住上别墅。

  安存辉则从更现实的问题入手:作为城郊村,要尽快整合土地资源,建设富民小区,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三年内,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村民代表王翠坤提问:“村里这么多老人,如何搞好他们的娱乐生活?”

  安存辉胸有成竹:“我若当选,将修建一个村民文体活动中心,组织小剧团,组织开展围棋、象棋、秧歌等活动。”

  这样的推销显然颇具效果。在由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的无记名投票中,安存辉胜出,被公推为村支书候选人。村民韩孝林认为:“孙林的蓝图很宏伟,但三年内很难实现。安存辉的目标更实际一些,更容易为大家接受。”

  接下来,在各个公选村和所在乡镇,包括安存辉在内的每个参选者的笔试面试成绩和候选人的基本情况都张贴在公示栏,使之始终处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度缺失,是我们推进基层民主的一个软肋。”一位在现场观摩的干部动情地说,“只有这样公开、透明、扩大民主,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赢得对组织的信任!”

  为与党内有关规定衔接,沈阳市规定,对确定的100名正式候选人,通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当选后上岗任职。对于需要异地任职的,也可以先任命,再适时进行选举。

  在随后进行的党员投票中,安存辉成功当选为村支书。但安存辉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他所做的承诺要以书面的形式先呈报给乡镇,并与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是说了不算,下次就选不上了!”

  有着30多年党龄的张祝多老人见证了公选的全过程,他兴奋不已:“我参加选举10多次了,参加公选还是第一次!现在,大家都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没有真本事你上不去。这样选拔出的‘领路人’才能让人服气!”

  选完之后怎么办——

  一项衔接紧密的培养工程

  仅仅依靠选拔,难道就能保证百个公选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公选是选拔工程,更是一个培养工程。通过公选,只是解决了人选的问题,能否生根发芽,更多的是需要组织部门致力于创造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赵久平说,“我们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积极强化配套措施,帮助公选村党支部书记尤其那些异地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你向村民的承诺有什么困难?区县领导当面进行协调,当场解决。”公选结束后,沈阳各区县市专门召开帮扶工作会议,确定区县部门与公选村对接。一项包括包村联系、驻村指导、政策扶持等内容的帮扶机制正在悄然发挥作用。

  帮扶但不包办。为激发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观能动性,各区县都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对任期内考核不合格的予以免职。

  对公选产生的村党支部书记,沈阳市给出了优厚的待遇:凡考核合格,年度补贴标准提高20%。享受财政供养的机关干部,在享受同等条件下非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的报酬的同时,原有工资福利待遇、原工资开支渠道不变。对3年任期届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公选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办理养老保险。

  另一项措施也凸显了沈阳的战略考量。在将全市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纳入到全市干部培训体系中的同时,沈阳市打通“上升”通道,明确规定,对符合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及时选拔任用。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

  这些措施涵盖选拔、培养、使用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破解了村党支部书记难选、难干、没有保障等难题。其目标指向为,建设一支素质好、本领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

  目前,沈阳市百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中,异地任职的有1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达到了55%,高于目前全市27%的平均比例;4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73%,高于目前全市35%的平均比例。实现了公选的预期目标。

  东陵区李相街道白陵村的村民已经感觉到了变化。公务员陈庆通过公选担任白陵村支书不久,就多方筹资为村里修建了一条两公里多长的水泥路。“过去一下雨村路就泥泞不堪、人都走不出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谈起新书记,几个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

  百名公选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没有纳入公选的村,村支书普遍有了紧迫感,主动学习、积极工作、干事创业的氛围逐渐浓厚。”辽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宏深有感触地说。

  “公选扩大了候选人范围,符合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沈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刘工力这样评价沈阳公选,“现在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从党建角度来看,公选村支书是一项改革创新之举,对党的建设将起到助推作用。”

  辽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孙庆国教授持同样观点:“公选创新了村支书的选拔培养机制,采取答辩测评等方式,缩小了基层干部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04/10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