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数据”让新沂农民“慧”种地


    满东广

    农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就可获得田块的施肥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养什么……如今在江苏新沂市,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大数据思维”,实现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

    “梅花数据”引来国内客商

    在高流镇华丰村的梅花产业基地,450亩梅树含苞待放。“从花苞情况就能预判到今年梅花会开得更好,3月中下旬即达‘三弄’最好赏花期。”操着一口山东口音的荣风水说。

    今年50岁的荣风水,来自山东威海桥头镇,一直在老家经营梅花苗木。同样是种梅花,为何要跨越600公里,老荣的做法不免让人有些费解。

    “为啥,关键俺们有人、有技术、有数据。”对于老荣的做法,高流镇宣传委员卢大器一语道破。

    高流镇的梅花苗,业界行内称之为“原生梅”,就是通过梅花扦插技术成活的梅花苗。全国很多地方有“原生梅”,但只有高流镇的成活率可以高达80%-90%,而其他地方只有50%左右。

    给老荣当顾问的是耀南村农民程目中,每月有8000元薪资。这样的薪酬水平,可是程目中熬了20年经验熬出来的。20年前,程目中就跟随父亲和叔叔从事梅花扦插。经过多年的技术调整和完善,积累了梅花扦插“大数据”。程目中与村里的高德营、邢银三等人一起攻克技术难题,扦插成活率可以稳定在80%以上。就此高流“原生梅”的名气迅速打开,广州、北京、浙江、山西等地的客商都慕名而来。

    村里起初只有5人会梅花扦插,现在技术队伍已有200多人,常年在外地开展技术指导,每月6000元的工资让年轻人也羡慕不已。

    “气象数据”指导精准农业

    新店镇红旗村有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就把靠天吃饭变成精准的看“数”生产。

    “除了看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基本数据,它还负责监测暴风、大风、高温、低温、干旱等专业数据。”红旗村党总支书记朱明安对这座服务面积25平方公里区域的气象观测站赞不绝口。

    新沂市气象局局长王静说,农田小气候观测站适应了农业生产特点,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分别采集温湿度、地温、辐射、土壤水分、虫情等因素,实时自动化监测,方便因时制宜开展农耕。

    时集镇踢球山农业小气候服务站建在山区桃园中心。去年4月6日,小气候观测站监测到上午10时,部分山区率先达到水蜜桃授粉所需地表温度,随之准确预报花期,提醒果农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授粉,由此规避了9日出现的域内低温天气,挽回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走进瓦窑镇新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只见一排排现代化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隔壁控制室内,一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大棚内的环境数据:“空气温度29.1℃、土壤温度17.6℃……”产业园负责人戴希元告诉笔者,这种温室大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可自动调节温、湿、光、二氧化碳等,进而给蔬菜创造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一亩地光浇水、施肥的人工成本就能省下2400元。因为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实时监控,用来灌溉的水也比原来节省50%左右。

    “技术数据”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高流镇辉寰农业的鲜切花大棚里,农民乔继彩正打开滴灌阀门,“我不懂怎么种花,但技术员今天留单子,就要按指令干活。”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农作物长势、每日农事安排。过去农业浇水、施肥、打药主要凭经验和感觉,如今通过大数据正向生产管理定量化和精确化转变。

    在草桥镇堰头渔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往,养鱼只能靠经验和运气,如今,通过“互联网+”技术,这里已经实现了水塘温度、营养等数据的实时采集,鱼的生长、管理有了科学依据。

    数据能致富,数据要靠积累。新沂鲜切花面积达到2万亩,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销售产值均位居全省首位,其中切花菊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县级单位第一位,出口量居全国县级单位第二位。

    为做大“花产业”,新沂引进了“云花农业”。试种植了国内外2000多个菊花品种、国内外近百种玫瑰,不销售,只为收集数据。公司总经理王恩说,新沂位于南北植物过渡带,各种花经2-3年的栽培试验后,采集数据,筛选出更多好品种。“比如原产中亚、被称为馒头菊的,根据国外数据,蓬径不超过60厘米,但在这里第二年就超过了80厘米,甚至达到120厘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梅花 花卉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