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农业现代化的历史 农村变革的60年


  十二、农垦与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从汉代以来就有屯垦戍边的悠久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号召把成建制的人民解放军转业为生产大军,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最早建立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0年由王震率领的二、六军进疆,同国民党22兵团起义将领陶峙岳与新疆“三区”(阿勒泰、塔城、伊犁)民族第五军革命武装以及内地的支边青年组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执行“三个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1956年成立了农垦部。随后在黑龙江由十万转业官兵组成开发和建设“北大荒 (13.42,0.00,0.00%)”产业大军;在广东(包括海南)、云南、广西、福建建立了天然橡胶垦区,创造了跨越北纬14O的奇迹;在内地各省建立了国营农场,成为农业上的“国家队”,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特别是在繁荣边疆经济、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定、保卫国家边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准确地说是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战争年代,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作出了重大牺牲;在建设年代,农民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年代,农民率先行动,作出了重大创造。农民又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

  中国的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这是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把它说成是“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动了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84年。即从1978年底和1979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克服了“两个凡是”思想,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至1984年农业全面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人们称之为 “黄金阶段”。

  ——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增加为4亿吨,连续上了两个台阶(即由6000亿斤上升为8000亿斤,一个台阶为1000亿斤),解决了长期“供给短缺”问题,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

  ——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亿亩的背景下,调整产品结构,棉、油、糖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增加。

  ——畜牧业、水产业同步快速发展,市场供应大大改善。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均纯收入在两位数以上。

  ——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在人民公社解体后建立了乡政府,第一个挂牌子的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改为向阳乡。社队企业易名为“乡镇企业”。

  这一阶段农业高速发展和农村重大变化的原因有五:一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 (11.40,0.00,0.00%)收购价格(50%),加上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加价30%~50%),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推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到“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到在边远与贫困地区“ 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到“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形式”,到“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发展”再到“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反映了中央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变化过程。三是在“文革”中引进的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化肥厂投产,提供了大量化肥。四是科技的作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品种。五是多年积累起来的“老本”,包括“大跃进”中兴修的水利工程以及“文革”中农业学大寨修筑的农田基本建设。

  在这个阶段,中央书记处成立了农村政策研究室,指导农村改革。中央发出重要的文件,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央工作会议的75号文件以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三中全会的决定。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发挥了推动改革的重大作用。

  总结这一阶段农业全面高速增长的基本经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去掉按工分分配的办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农户经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一阶段的失误在于人民公社解体后,由于受到“谈合作色变”的影响,未能及时地把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恢复和建立起来,虽然提出“统一经营与分户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而社队企业薄弱的村成了“空壳村”;同时由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家一户的农村经济缺乏有力的支撑与保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连续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