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组织。”安徽休宁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辉代表开口就直奔主题,他的理由也很明确——合作社如果自己挣不到钱,就不能带动农民挣钱,农民就不会跟着做,因此单纯成立一个合作组织不解决问题,合作社要增强带富能力,亟需改变的是落后的农业发展模式。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种植和现代化学农业叠加的模式。”陈光辉向记者解释,过去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种植模式不仅延续了古代的种植模式,还添加了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农业化工产品这一现代因素。这一现代因素虽
然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粮食单产和总产,但是却带来了土壤退化、水源污染、粮食品质下降等一系列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农民即使加入了合作社,土地还是分散经营,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资金、环境等诸多问题,所以合作社的发展问题需要系统解决,根本在于中国的农业要改变落后的模式,走大循环农业这条路。
陈光辉所说的大农业循环模式,其原理是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从传统单一作物种植、生产、经营,转向农作物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种植、生产、经营,即通过乔灌草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形成乔灌草而赖以生存的多种生物组合体以及多种生物所需要的环境组合和复合式功能。在这种绿色、高效的种植业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养殖业、微生物产业、环境产业及其相应的加工业,从而形成了在地质系统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农业、养殖业、加工业构成的全产业链的循环。
沿着这一思路,陈光辉坚定不移地探索着,针对南方山区和北方平原地区创新的循环农业模式——《山区茶园高效循环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和《一种复合式循环农业的种植方法》,已先后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在安徽黄山脚下的休宁县建起了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吸引了5000多户农民加入,面积超过1万亩。
“去年8月,我带领其他合作社的10多个农民参观,他们很满意,很想干。”陈光辉自豪地说,“这种高效农业,农民愿意入股,而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大循环农业,就能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制条件下,使山区农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道路。”
算完小账,陈光辉还给记者算了一笔大账:当前,我国的50亿亩山地和30亿亩草原并没有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基地的功能,如果能够通过创建全业种植模式加以充分利用,就能够大大扩展我国粮食生产基础的既有空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4-03-14/8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