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新型环境治理道路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超越西方环保路径,走出一条新型环境治理道路。您认为当前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严耕:第一,树立生态系统整体性观念。坚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换平衡被打破的结果。应想方设法保障生态系统这个整体的动态平衡和稳定,而不只是想着把污染转移出去;从根源上来防治污染,避免在污染治理上的近视和短视。
第二,坚持底线思维和总量思维观念。一些人之所以抱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就在于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缺乏底线思维。总想着先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了再来治理环境。哪曾想生态环境已经超负荷运转,容不得污染再继续增加。因此,对于那种对生态环境不友好的“灰色经济”和“黑色经济”,一定要痛下决心,坚决禁止。另外,对于污染排放要有总量思维观念。污染不管是谁造成的,最后都汇聚为一个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不能停留在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的层次思考问题,而是要全国一盘棋,对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真正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第三,树立“开源节流”的污染治理思路。所谓“开源”,就是开公共性生态产品和服务之源,通过加强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以各种方式支持生态涵养区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等公共性生态产品和服务,为自然环境夯实生态基础;同时创造性地开发生态产品和服务市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流”,则是节环境污染之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污染物排放进行全程管理,降低生产生活的污染成本,对生产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真正迈上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
记者:解决污染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应通过生态补偿、环境税和资源税等方面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让大家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污染环境得不偿失、失大于得。
严耕:每个人都有谋求经济利益的权利,也有呼吸清新空气的权利。但目前的情况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为大家提供了清新的空气等生态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大家呼吸清新空气的权利,可当地人却失去了发展经济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就是理所当然的。我去过很多林区,发现我国在生态补偿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对价格的反应是极其敏感的。为此,应通过征收环境税和资源税等形式,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让自然保护区安心维护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避免所有地区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歧路。
专家名片
严耕,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家林业局和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学科博士点负责人。长期从事科技发展对社会影响的研究,撰写和主编《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绿皮书》、《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等书。
生态城市建设的两个样本:
深圳与上海(基层探索)
深圳是海滨城市,有着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布局呈东西方向的带状分布和组团结构,各个组团之间以河流和绿化带形成隔离,城市总体布局比较科学。产业结构布局比较合理,如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全国最高,且发展方式正进一步优化;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并通过轨道的延伸和网络化,实现交通方式的绿色化;推进建筑节能发展,有效遏制增量建筑能耗上升;降低一次能源中煤、油的比例,提高气体燃料、核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建立生态型能源结构。
上海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有:创建高效益的转换系统、高效益的流转系统、高质量的环境保护系统、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高品位的人文环境系统、高效率的管理系统;重视生态规划,通过绿化带及中心城绿地系统的完善,楔形绿地、敏感区的规划建设,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基本生态网络的规划等,改善人居环境;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建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建设项目补助政策、价格收费政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实施青草沙水源地、辰山植物园、吴淞工业区、生态示范楼等工程,构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3-07-29/8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