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农业不安全何以建设生态文明


  三、治标不治本,危机四伏要警惕

  中国在发展,经济在增长。以牺牲环境换取GDP的高速增长也是中国的国情。

  国家每年也拿出很多资金在治理污染,总体说是治标不治本。治理太湖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效果不明显,该污染的还是污染。根源在哪?蔡典雄举例 说,就像一个人发烧了,我们现在只会给吃退烧片把烧降下去,过段时间反反复复总是不除根,而不去查看什么病源引起的发烧;下游出现了问题,就把下游的水挪 到中游或者上游去,也许下游的水治理好了。可是,上游中游的水却变差了,流淌下来的还是污水。这就是污染的转移,而不是消灭污染。

  近日,有网友反映“山东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排污,这一爆料春节期间疯传。公众十 分关注水污染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用水安全。蔡典雄告诉记者,关于山东地下水污染,我们曾在山东调查4000多家企业,无论是1千米以下,还 是几百米,甚至到岩层水,污染还是存在的。原因包括:营养过度施肥;过度不科学的使用水;不过把井打到1000米以下将污水灌入地下是否能影响几百米的清 水,目前我们没有做过调研,还不敢肯定。但据我所以知,山东的井一般打到300~500米就可以取到饮用水。那么有些企业把污水渗入1千米以下,这样逻辑 推断应该不会影响到干净的水质,但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后谁都不敢保证。因为随着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减少,水位下降,从而导致打井的深度也要加深。谁也不知 道哪一天,打井就打到了现在他们储存污水的地下1000米。此外,污水储存在地下也会对岩层产生影响,导致岩层结构变化,就可能会导致不可预知的事情发 生,比如坍塌等事故。所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四、对化肥认识的两个误区

  相当多的人都认为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和土壤化学污染是使用化肥而引起的,化肥是有毒的有害的,从事有机农业的人们更认为不应该使用化肥。蔡典雄给 出的解释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化肥的认识一直有几个误区:第一:不用使用化肥种出来的农产品就是好的,使用化肥都是有污染的,是不好的,这一点是错误的。 化肥的本身不存在污染,化肥就像农作物的“维生素”一样,没有它,农作物就不生长或者长的不好;之所以出现一些不良的后果,是化肥使用不当造成,引起土壤 质量的变化。有人说可以用有机肥,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应该考虑到产量的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不使用化肥是不现实的。首先,化肥能够供 给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其次合理、适量使用化肥不会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只会有好处;关键是要控制一个量,要有标准、有度地使用。

  第二:使用有机肥种植农产品就是好的,这也是错误观点。我国目前的有机肥不是每一种都是安全的,一些达不到高标准的有机肥也是不安全的,还不如 不使用。如果长期使用,也会产生土壤的毒性,土壤里面产生的毒性还会比正常化肥高很多倍。有一个关于有机污染的概念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 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这两种都是极端误区,中国目前就是研究末端,不管过程。如果正确的使用化肥,也不造成污染,更不会吃到不健康的食品了。 这里面管理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五、以史为鉴,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水土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将会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治理的代价会很大,时间周期很长,治理费用很高。而水土污染的治理不能单单考虑一方面的问题,它是一个立体的多方面相联系的生态系统。如果现在从源头开始治理,不知道要多长的周期才能恢复原来的面貌。

  我们回顾历史,看看发达国家走过的痕迹。莱茵河污染治理成为欧洲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典范,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能源、化 工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将大量污水排入河里,造成水质急剧恶化。仅在德国段就有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 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人河中。此外,河中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据估计,河水中的 各种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之后经过十多年努力治理才重现莱茵河生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污染物 毒性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