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垃圾变废为宝 保定建成河北首座垃圾沼气发电站


  河北省内首座填埋垃圾沼气发电站日前在保定市无害化处理中心正式并网发电。昔日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而又无可奈何的垃圾臭气,如今摇身变为生产电力的"绿色"燃料,实现了废物利用、消除污染、节能减排等多赢目标。

  垃圾扰民,刺鼻臭味曾让居民苦不堪言

  "每逢夏季,不断有周边社区的市民前来抗议,天天有人给环保部门、媒体打电话反映问题。其实我们就在处理中心里面办公,更是深受其害。"提到垃圾填埋场的臭味扰民之严重,保定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刘进忠这样形容。

  刘进忠介绍说,保定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位于东二环附近,建成于2001年5月份,中心内建有一个总容积372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负责收纳保定市区的所有生活垃圾。目前,垃圾填埋场已经处理生活垃圾260多万吨,地下堆积厚度已超过14米,部分位置的地上堆积高度已达7米。

  据介绍,最初垃圾填埋场周围都是农田,加之填埋量少、时间短,所以臭味扰民问题并不明显。但东二环开通后,一批居民社区在填埋场周边建了起来。而填埋场经过多年持续运转,填埋垃圾产生的臭气也越来越厉害。尤其是到了炎热夏季,浓重的臭气顺着东南风就会向市中心飘,晚上和阴雨天更为严重。周边的东方家园、东部风景等社区,饱受臭味困扰。

  变废为宝,垃圾臭气输入电站当能源

  对于周边居民的抱怨和抗议,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非常理解,也想过多种办法来消除垃圾臭味。据刘进忠介绍,有一段时间,每天都会组织专人喷洒除臭药剂,但效果并不理想。也曾有人提出将这个垃圾填埋场彻底封闭,但一方面保定市区的生活垃圾还没有别的去处,另一方面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提前封闭会造成巨大损失。

  2008年9月,保定无害化处理中心与深圳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签署协议,决定采用CDM模式,由无害化处理中心提供场地,这家公司出资2360万元,先期建设火炬燃烧系统,后期建设沼气发电站,实现垃圾填埋场的沼气治理与循环利用。2010年2月10日,第一阶段火炬燃烧系统建成,垃圾填埋场散发的臭味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今年3月12日,保定市无害化处理沼气发电站一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成为河北省首座此类发电站。二号机组和三号机组也将实现年内并网发电。3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1000万度以上,约可满足一万户普通居民生活用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万~5万吨。

  电站探访,竖井深入地下10米采集沼气

  记者日前在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垃圾填埋场上看到,各种管道密如蛛网,很多管子的一端连接在白色竖井的口上,另一端通往填埋场西北角的电站厂房。即使站在垃圾填埋场内,也闻不到垃圾的臭味。走进电站厂房,一台橙黄色的发电机组正隆隆作响,平稳地运转着。

  据电站技术人员介绍说,生活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填埋场上的白色竖井即是沼气采气井,目前共有90多口。这些采气井深入到地下10米多深的垃圾填埋层内,采集的沼气在除掉硫、水等杂质后,就会输送给厂房内的燃气机运转发电。

  3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后,每月可消耗约60万立方米沼气,而这些沼气原来只能飘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目前,这个垃圾填埋场已经变为电站巨大的燃料库,可连续使用到2018年。因为使用沼气作燃料,机组运转过程中不产生废渣,排放的烟尘也几乎为零,生产出来的是清洁电力,所以,国家还将按发电量给予电站一定补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处理 立方米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