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我国首个低碳试点省会城市的绿色梦想


  由于历史原因,南昌老城区规划不尽合理,1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了60多万人,平均人口密度达每方公里4.43万人,人口密度过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市交通拥堵,车辆尾气排放量大。

  为此,近年来,南昌市按照“一江两岸、南北两城、双核拥江”的大都市发展格局,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科学构筑“组团式、网络状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新格局。目前,城区面积已由2000年的8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40平方公里。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加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从2003年开始,南昌投入6亿元巨资,连续实施了四轮“百路大会战”,对全市490条小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改造,总长度为209公里。工程的实施,让市民家门口的路越来越好走,不少老城区街巷陈旧、功能落后、排水不畅、路灯不亮等问题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

  据了解,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近十年来,南昌累计投资近70亿元,围绕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做文章,实施了广场、绿地、美化、亮化、湖泊整治、污水处理、环境监测、废弃物治理等工程。南昌从市民的迫切需求出发,下大力气对城市路网、管网、电话和城市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从休闲公园,到市民文化广场;从“八湖两河”整治,到园林城市打造……一个个大手笔的工程,让人们一次次倍感振奋。

  2009年7月29日,南昌市地铁1号线工程正式动工兴建,线路穿越市区人口最密集地区,将有效分流城区人口。南昌地铁远景规划建设5条线路,设计有4条通过赣江的隧道,动态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随着地铁的建成和城市框架的拉开,南昌城市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的框架已清晰呈现。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低碳生活的理念已开始渗入到南昌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2009年8月7日,南昌市首批25个自行车租赁管理站及 1000辆自行车在红谷滩新区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可以免费租用自行车上下班。免费自行车租赁实行站点管理,有专人进行值守,并开展如废旧电池、废旧报纸回收等服务。

  南昌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柳华说,南昌免费自行车租赁行动今后将向全市推广,市民最大租车距离将缩短到300米,南昌城市低碳化生活模式已从市民日常出行开始起步。

  南昌市曾算过一笔“节能账”:按照每辆自行车日均被租用6人次计算,在一个城市投放1万辆自行车,一年就有大约1800万人次的使用量,相当于节约5000吨汽油。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十城千辆”和“十城万盏”的试点城市,南昌还不断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和“绿色照明”工程。2009年7月11日,6辆新能源公交车在南昌正式上路,拉开了南昌公交车使用新能源的序幕。与普通公交车相比,新能源公交车能省油30%左右。

  在推动城市低碳化的过程中,南昌还在城市亮化中加入了绿色照明的新元素。继2009年10月南昌首条LE D路灯示范路紫阳大道亮灯后,赣江中大道和阳明路紧随其后,既节能又环保的LE D路灯成为城市主干道上又一新亮点。到2016年,南昌将在城市道路、隧道、车站、体育场馆及广场等公共场所推广应用10万盏LED节能灯。

  制度完善和考核差异并重

  城市要低碳,制度是保障。南昌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紧守“环保”底线不放松,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南昌市制定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的前提条件之一;清洁生产审计机制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在冶金、制药、建材、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领域强制推行。近三年来,南昌还制订了全国第一部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地方法规———《南昌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条例》;针对“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现状,制订了全国第一部城市湖泊保护地方性法规———《南昌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

  面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大潮,南昌市在项目引进方面设置了“三条红线”:即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进,严重影响安全与群众健康的项目不引进。这“三条红线”,不仅没有影响外来项目落户南昌的积极性,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而成为吸引国内外客商的第一品牌。据了解,仅仅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近年来南昌市平均每月就“拒签”十多个招商项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造林绿化 绿化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