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云南滇池周边3年拟退耕34万亩农田


  按照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对“六大工程”的说法,生态修复、调水等手段是为了给滇池注入“新鲜血液”,在将滇池从毛细血管开始一直到主动脉进行完一次垃圾清理后,这些“新鲜血液”是保证滇池变清的最重要环节。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昆明市政府关于生态修复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和牛栏江调水工程上的一些新举措。

  生态修复

  在滇池环湖公路内侧进行退田还林、退塘还湿、退房还岸、退人护水这“四退三还”工程,加快生态湿地建设,为了给滇池建“肺”造“肾”。据昆明市政府副市长王道兴介绍,目前已在滇池流域关闭挖沙、采石、取土矿业权547个,涉及面积1.3万亩;完成植被恢复0.8万亩;加强水源地保护,封停禁采地下水数百口;整治水土流失500平方公里,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滇池流域林木覆盖率达50%。全面改善和提高滇池流域生态和滇池环湖生态,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削减进入滇池的面源污染负荷。

  滇池周围100米都建成生态湿地

  据昆明“四退三还办”办公室副主任李健透露,现在,滇池边已有1.6万人实行了搬迁,预计今年底,将有2.5万人搬出滇池边,退出位置,让给滇池湿地。这样一来,滇池边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范围内建成湖滨生态建设50000多亩。

  拆房造林

  让湿地与水亲密接触

  日前,记者在西山脚下的山邑村看到,原本是一幢幢小楼房的村子,现已变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林地,走入其中,阵阵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而靠近该片林地的滇池,原来蓝藻成片的现象也已得到遏制……

  这只是“四退三还”的初期的成效,李健指着办公室的一张地图说,标着绿色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湿地、生态林地。记者看到,除了靠近滇池北岸稍微少一些外,滇池的四周,都被一片片湿地包围着。

  李健说,生态修复,真正落到实处,开始大规模建设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按照理想的设想,滇池边上没有围墙,而是一片片的水草与芦苇,水体和这些水生植物充分接触交流,达到净化作用。比如:夏天的时候,水草、芦苇会净化水质,而到了冬天,水位下降,这些水生植物枯萎后,水浪将其打到岸边,让这些水生植物自然腐烂。次年它们再自然长起来,又可以在夏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比起水葫芦一边净化水质,一边造成污染要好很多。所以,现在,很多围绕着滇池的防栏体拆除了,一些建好的湿地和水有了亲密的接触。

  湖滨生态建设已达5万余亩

  李健介绍,现在,他们正在滇池沿湖3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环湖生态建设,现在在滇池周围,已有1.6万人搬迁,离开了滇池边,已达到湖滨生态建设5万余亩,累计完成了20.2亿元的投资。这样的投入和力度十分大,昆明市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修复工作上的力度,是少见的。现在,在滇池周围,平均可以达到100米范围内,都建成了生态湿地。而在近几年,预计会扩大3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滇池将扩大到近350平方公里,这是滇池自围湖造田后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以禁养和减少化肥施用量为重点,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行一湖两江流域禁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乡村清洁措施,采取沼气池、农村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湿地等方式堵住源头。

  国家发改委为滇池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叫好

  按照计划,现在退耕的滇池周边农田达4万亩左右,3年后退耕34万亩农田,以减少对滇池的污染;在禁养方面,除了在水源地禁止种烟与花,还要求在河道200米内不准养殖。这一系列措施让前来调研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也跷起了大拇指,称:滇池的面源污染治理可供全国借鉴。

  “掐花控烟”保护水源地

  据盘龙区滇源镇冷水河支流附近的村民透露,他们村子在两年前就收到了“为保护水源地,请‘掐花控烟’”的宣传。在政府部门给予了一定补助后,他们减少了烟草的种植。另外,最近政府部门还将他们村子整体搬迁到昆明市区,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当然也有少部分上了年纪的村民不愿搬,但经过政府部门做工作,为了不污染昆明水源,不污染滇池,他们最终表示了理解。据介绍,目前光是松华坝水库附近就已减少了两万多亩蔬菜与烤烟的种植,大大减少了对滇池的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湿地 化肥 林地 林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