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曹锦清——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凤云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曹锦清(左)在乡村调研。

  曹锦清,著名社会学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后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等。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打捞”黄河边的中国

  

  

  如何用我们的语言

  来准确表达我们感知到的那些经验,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

  我们在书房里坐下来,一把椅子一把沙发,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沙发上铺了一块很耐磨的布,洗得干干净净的。房间不大,两面墙打了书柜,从上到下摞满了书。这是曹锦清教授女儿家的书房,书是绝对的主角,亦如他自己的家一样。

  农历辛丑年岁末,春节前的一天,北京上空被一片厚厚的云层包裹着,正是忙年的时候,曹教授还是非常客气地抽出时间接受了采访。

  作为中国现当代社会学界一个标志性的存在,曹锦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背着背包走进河南乡村,历时4年写出了《黄河边的中国》这样一本关切中国现实的力作。甫一出版,犹如大洋彼岸那只蝴蝶的翅膀,掀起一股飓风,将整个社会的目光扭转了方向。中西部乡村,那里的人们,他们被改革大潮裹挟着的人生命运,终于被相对“完整”地看见了。

  但是他并没有刻意地谈论过去。在接下来将近三个小时的采访中,老先生说得最多的是这正在研究的中国制度史。他说中国社会转型远未结束,时间的年轮依然穿行在“历史的三峡”当中,拉长时间段看,终极较量还是要归结到制度和文化上来,这对于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尤为重要。

  老先生已经年过七旬,依然关切着中国的当下和未来。而我们这次要探寻的,正是这种关切的由来。

  

  一

  故事可以从1988年讲起。

  1988年,距离小平南巡还有几年,总体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年份。这一年,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成立了一个文化研究所,进行现代社会转型研究。文化所分了四个组,一个研究农村社会,一个研究国企改革,一个研究小城镇,还有一个是各国文化比较,着眼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前提下进入到社会转型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尤其是发达国家早期社会转型。这在当时算是一个比较庞大的计划。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到了1992年研究所内部首先开始了分化。一些人干脆“下海”经商去了,还有的研究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只剩下农村组的两三个人,曹锦清就在这个组里面。

  当时也有朋友劝他,说研究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重点得研究城市,因为工业化、现代化的中心在城市。曹锦清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但还是觉得乡村更易于亲近,老百姓也欢迎大学教授到乡村去走一走、看一看,所以还是决定留在农村组。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期,经济转型与社会分层几乎同时出现。在农村组的曹锦清关注到,1990年上海确定开放宗旨之后,沿海发展加速,农民工的流动也加速了。不计其数的农民从中西部尤其是沿黄一带潮涌般来到前沿开放城市,寻找出售劳动力的机会。这些洗脚上岸的农民意志是如此坚定,忍受着超强度的劳动,栖身在恶劣的条件下,似乎打定了主意不回乡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重复 处理 土地 回归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