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做道地药材 开振兴良方


做道地药材 开振兴良方

——山西省长治市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晋斌

  山西省长治市地处晋东南,是全国著名中药材“北药”主产区、上党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誉为“神农故里、中药之乡”。

  近年来,长治市依托上党中药材特优区国字号品牌和长治“东药材”省级贸易平台,坚持政府高位推动、市场全链驱动,舞龙头、建机制积极打造山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新路子。

  

  政府顶层设计 营造发展环境

  2018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强做大中药材优势产业集群。在组织保障上,成立工作专班,组建长治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聚力在太行山、太岳山两个区域重点打造中药材优势片区。

  长治市连续两年拿出3000万元产业集群奖补资金,重点扶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线升级、品牌宣传打造、冷链物流设施完备等重点环节。

  县级层面,2019年沁源县制定了“中药材十年发展规划”,提出“药上山、粮还田”的林下中药材发展计划,建立了中药材开发专项扶持资金,对中药材种植每个生产周期补贴1次。耕地每亩补贴400元,其中48元用于购买种植业保险;荒山、荒坡每亩补助50元;对“三品一标”认证中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证书的企业分别补助1万元、2万元、3万元。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向中药材产业开发;鼓励进行合法有序的土地流转,鼓励进行规模经营,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部门服务协调 重保护推标准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围绕企业和农户需要,针对一企一户做不了的环节,进行了补位、布局,重点在市场和品牌体系、道地药材保护利用、中药材品质等方面实施了“补短板”工程。

  在加大市场和品牌体系建设方面,加强了“上党党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扩大市场影响力;编制《“上党党参”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上党党参”“上党连翘”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上党党参”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同时积极推进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市场建设,形成以长治为核心、集散全省、辐射周边的中药材商贸平台,打造华北中药材集散中心、大宗道地药材价格形成中心。

  在加强道地中药材保护利用方面,该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加快了党参、黄芪等大宗道地药材进入药食同源目录的步伐,同时加强了道地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建设了党参、黄芪等重要品种原生境保护区;建立党参等相关道地中药材品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提升中药材品质方面,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完善了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共制订了15个绿色有机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完善了党参等9个品种的育苗标准、种植标准、加工标准、仓储标准;建立了科学的品质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了先进信息技术在种植、加工、仓储、流通领域的运用,对打造一批“智慧中药园”“智慧中药房”,加强中医中药融合;建设中药材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巩固和完善中药材全程溯源系统提供了支撑。

  

  市场发力领跑 企业带动发展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之下,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在市场的驱动下发力。振东制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和正来制药、太行药业等8个省级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形成了中药饮片、中成药、药食同源产品、功能保健食品、药茶、中药化妆品、中兽药等9大类500余种产品体系。

  长治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58个中药材和药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了黎城普济等5个市级中药材产业园,“壶关一颗心”等12个市级中药材示范园,在平顺、沁源等地建设野生中药材抚育基地70万亩,建立了党参、山茱萸、连翘等野生资源保护区,形成了一批特色中药材村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党参 品种 连翘 黄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