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本报记者 毛晓雅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义务教育扎实稳步前进的十年,更是农村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十年。从起点低、总体落后的状况发展为达到世界中等国家水平,农村义务教育走出贫瘠,迸发出勃勃生机。农民基本摆脱了贫穷、失学、复制贫穷的怪圈,改变的不只是孩子的成长轨迹,还有千万农村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的最大成效,就是农村娃都上得起学了

  时光倒回十年,陕西省宁陕县城关镇汤坪小学的校长万贵兵每到开学报名就犯愁。附近村子的学生家长找到他,软磨硬泡要求减免学费。由于家庭贫困,几乎每学期都有学生辍学,开学第一天看着教室里空着的座位,万校长心里不是滋味。

  当时我国的义务教育处于收费阶段,农村的教育经费由乡镇政府承担,而乡镇财政资金匮乏,最终还是要农民自己负担。农村学校主要靠收取学杂费作运转资金。据统计,全国近1/3的县学校公用经费零拨款。农村的贫困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娃因贫失学的状况,国家从农村义务教育最薄弱的西部地区开始,逐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

  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用四年时间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随后,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启动了“两免一补”工程,免除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其中免费教科书由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由地方财政承担。截至去年,“两免一补”工程共投入资金约450多亿元,累计受益人数达到5700多万。

  义务教育要投入心力,更要有财力保障。2005年底,国家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改革,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这一规定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从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的转变,建立起了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2007年的春天同样令世人瞩目:从这一年开始,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交学杂费,惠及约1.3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的梦想终于实现。有了国家的财政投入,农民再不用为孩子上学倾尽财力,农村家庭“教育致贫”的现象有了根本改变。

  近几年,万贵兵校长体会最深刻的是,每学期的报名工作开展得特别顺利,一天就能完成,再也没有家长找上门来,再也没有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

  事实上,在宁陕县不只小学和初中招生容易了,高中和幼儿园招生也不再困难。2009年、2011年,宁陕县先后减免了高中、学前教育学费,实现了15年免费义务教育,每年教育经费投入占县财政四成以上。县委书记邹成燕对此解释:“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落后,为了避免下一代复制贫困,只有靠教育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宁陕县城关镇幼儿园,园长周莉莉告诉记者,去年实行学前教育免费后,报名非常火爆,以往入园小朋友没达到过200人,去年共招了232人,其中一半是农村孩子。朱家嘴村的梁金云去年把女儿从外地幼儿园转回家乡,她说,以前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孩子上学每年要花费2千多元,去年正好赶上了免学费,一下子省了1000元,“负担减轻了一半!”

  从交费到免费,从“普九”到个别地区“普十二”、“普十五”,农村娃的求学路变得越来越畅通。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0年、2011年,国家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500元/年、初中生均700元/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550元/年、初中生均750元/年;两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

  经费有了保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义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我国31个省(区、市)全部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实至名归”。解决好了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普及程度已经排在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前列,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两免一补 群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数字说话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