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漂在京城他们有“家”


    一次工伤,让刘力明的左眼几乎失明。打工这么多年,学会了隐忍、哑巴亏吃了不少的老刘,又一次选择忍气吞声。没曾想竟有人站出来替自己说话、讨要赔偿,在工会的帮助下成功维权。

    刘力明自小学得一手漂亮木工活,在老家四川省文兴县新贺村时,他是远近有名的木匠。来北京务工近20年,刘力明凭借精湛的手艺,挣钱在老家盖起了新房,供养一对儿女上大学,还给儿子办了体面的婚礼。眼看家里的大事儿都办完了,年过半百的老刘终于可以松口气,没想到飞来横祸。

    2008年10月29日,老刘在干活时不小心被迸飞的碎钉刺伤了眼睛,经过治疗,还是落下了七级伤残。从此,老刘的左眼看到的世界就是雾蒙蒙一片。这对从事木工这个工种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做木工活儿,需要精确测量,灵活的双手和好的视力必不可少。”打击还不止于此:“养伤期间,一点儿收入没有,还花去几万元医药费。现在伤养好了,也只能做些体力活,在工地装沙子、运水泥,打临时工。之前每月至少有4000元固定收入,现在最多也只有2000元。”

    打工这些年,老刘什么亏没吃过?被拖欠工资、被解雇、被违反劳动合同,老刘已经“被”磨得没了脾气,这一次他也打算忍了。

    一位老乡建议老刘向“工会服务热线”求助,老刘一试还真管用。电话拨通了,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的公职律师褚军花听完老刘的遭遇后,说:“自己的权益,法律认可的就要维护,你的事儿我来接手。”褚军花一项一项地核实、计算:医药费、住院期间薪资、伤残补偿费等共计10万元。2011年11月,刘力明的案件开庭审理,褚军花作为他的代理律师出庭,最终法院支持了刘力明的赔偿请求。

    这一次,在工会的帮助下,老刘终于维权成功。北京市总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办公室主任周岐介绍,2011年北京市工会系统登记的外来务工人员达到85万,占工会登记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建筑业的外来务工人员38万,占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近一半。“农民工投诉已成为工会受理业务的重中之重,2011年度工会服务热线“12351”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登记在案的求助者中农民工占54.5%,其中又以建筑行业讨薪、工伤纠纷最为集中。”

    2012年春节前后,北京市总工会共为5003名农民工追讨欠薪3054万余元。公职律师董梅说,在工作中要“暖硬”结合:“暖”是让维权中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人文关怀;“硬”是不能因为同情让自己的判断有失偏颇。

    北京市总工会三级服务体系以市总为“大动脉”,“支脉”延伸到17个区(县),“毛细血管”延伸到344条街道,形成一张覆盖全市范围的服务网络。在每一级服务平台上,都有一批与工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会调解员和公职律师。对他们来说,求助最集中的“两节”期间是每年最忙碌的时候。

    顺义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曹志勇坦言:“这些年做调解工作,元旦和春节就没过踏实过,每天都绷紧了神经,心里压力很大,尤其遇到集体讨薪案件,处理不好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影响社会治安。”

    2012年1月8日,105名农民工到顺义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投诉,追讨被拖欠的工资。当时距春节还有两个星期,没拿到钱的农民工都很焦急。曹志勇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和企业取得联系,让双方坐到一起当面化解矛盾。“由于双方对工资数额的认定差异较大,我们耐心地为农民工逐一进行讲解、计算,直到每个人都能接受调解意见,并得到公司的认可。”经过3天没日没夜地争取,最终为农民工追讨回411万元工资。

    据统计,2012年“两节”期间,北京市各级工会共帮助5003名农民工追讨欠薪3054万余元,其中各级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农民工讨薪案件2541件,涉及金额1612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公职律师们奋战“两节战役”,加班加点地工作,为的是给农民工一个安心年。每到“两节”忙季,董梅办公室的接待桌上就摆满了方便面、开水壶和地图。讨薪农民工提着大包小包来到调解中心,就等拿了钱回家。董梅知道农民工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很寒心,总是细心安顿,尽量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公职律师一定要有公益心。”董梅在工作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即“一手硬一手暖”:“暖”是对维权中的弱势群体要有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硬”是要保证调解过程的公正公开,不能因为同情让自己的判断有失偏颇。“以前做执业律师时往往是为企业说话,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但始终不变的是要以事实和法律为基础。公职律师要有爱心,但不能滥用爱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群体 办公室 缺失 重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