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文化为“新乡邻”筑起温暖的家


    在五马塘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里,农民工与村民共享读书之乐。

    本报记者 程天赐 文/图

    近日,浙江省东阳市六石街道六石社区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在大伙儿企盼中挂牌开放。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体育活动室、书画创作室、舞蹈训练室、教育培训室、影视播放室、篮球场、排球场等,为周边企业8000多名农民工提供了一个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截至目前,东阳市先后在杨家、五马塘、大田头、付店等10个农民工聚集租住村(社区)建立了“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

    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由文化部门牵头,社区、企业及社会团体参与共建,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组建文艺团队、开展文化联欢、技能培训、学法维权等,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机制和农民工文化活动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的正常运作与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走出了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新路子。

    文化搭台创新社会管理

    东阳是浙江中部的发展中城市,块状经济异常活跃,吸引了大量安徽、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农民工来到东阳,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一大生力军。同时农民工的大量集聚,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由于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农民工在工作之余,无所事事,喝酒聊天、打扑克、赌博、打架滋事……造成严重治安隐患。

    针对这一现状,从2006年开始,东阳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利用村(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动员农民工集聚的村将村文化设施拿出来建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启用时政府一次性奖励4万元,并每年给予运转经费补助,将农民工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繁荣群众文化与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双赢”的局面。

    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之初,就联合了市总工会、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馆、街道办事处和街道文化站组成指导单位,十几家企业为管理单位;后来组织、劳动、司法、卫生、计生、妇联、团委等部门纷纷参与进来,提供师资、设备等,共同服务于农民工。通过加强部门与企业、农民工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不仅改善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更为农民工建立起维权平台。特别是租住地农民工工会和驻地农民工党支部的成立,为农民工解决了许多生产生活和维权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搭台,创新社会管理,是东阳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一大创新亮点。

    新乡邻关系农民工是宝

    白云街道杨家小区是当年最早成立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的自然村。2006年,当了多年村民组长的老党员李承金发现,住在村里的农民工除了上班、休息,没有其他业余文化活动,平时与村民从不接触和交流。于是,老李提出把村里文化大楼免费开放给农民工享用,让农民工和村民在文化娱乐活动中相互熟悉起来。他的想法得到文化部门的支持,很快,东阳市首个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在杨家村成立了。

    在文化活动中熟悉起来的农民工向村干部敞开心扉:村里能否在其他服务上也为外来工提供一些帮助?

    这时,东阳市总工会主席黄阳明来村调研,了解到农民工的心愿,提出了与其去防范和管理外乡人,不如打造“新乡邻”,让外乡人把租住地也当成自己家,并把成立农民工租住地工会的试点放在了杨家村。

    工会会员全部是农民工,而且11名工会委员中有9位是农民工。租住地工会主席有双重身份,对房东来说,是村干部,在农民工会员面前是工会主席,因为不领老板工资,所以在维权方面比企业里的工会主席腰杆更硬。来自湖北巴东的杨发念,当选工会专职副主席后,就开始为农民工兄弟奔波。他还兼任杨家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的办公室主任。

    杨家本地居民只有128人,外来务工人员7000多。当初,杨家村要为外来农民工组建工会,让他们参与村里的管理,有的村民担心让外地人来管本村人,今后会不会“喧宾夺主”?

    李承金告诉大家:“128比7000,这个数字听起来悬殊,但是如果7000农民工都和大家一条心,村里的管理还会有问题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火灾 技能培训 多渠道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