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上世纪前期,一个在中华民族命运百转千回中产生的“开天辟地”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古老中国的新纪元。如今,这个新纪元在中华大地上,在华夏儿女的生活历程里,在世界发展的新格局中,刻下了第90圈的年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探索并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和探索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90年。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沿着这条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之路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经过艰辛探索和奋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都以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为“根据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过程不仅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大幕,走出了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
“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在中华民族与现代世界的融合过程中,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是关乎民族生存、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三农”问题其实是贯穿国家和民族复兴之路及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文明传承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主要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演变,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复兴,没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不促使农业、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从1840年到1921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的竞争加剧,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掠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经济失调,民不聊生。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路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自强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没能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而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民主革命的主体,积极参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使一个东方文明大国重焕生机,使全体中国人面对世界获得了民族尊严。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逐步完成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正是由于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活力和示范作用,使我国全面改革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并以持续的发展和繁荣重塑了民族自信。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同样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实践与创造,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同步发展。
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实现之时。
认识“三农”的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密切相关,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90年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党的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经过大革命的失败和一定时期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在战略空间上重视农村,在人力资源上依靠农民,在物力支持上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革命特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25/16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