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紧盯供需变化提质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索荣

据生意社的监测,2017年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呈上涨之势,年初均价为2428.00元/公斤,年末均价为2552.00元/公斤,价格上涨124元/公斤,整体价格涨幅为5.11%,年内最高价格为2552.00元/公斤,出现在12月底,年内最低价格为2383.64元/公斤,出现在7月中旬。

而进入新一年,小麦价格有所下滑。上周,由于政策性小麦拍卖低价调整,市场库存充足,货源走销一般,下游企业观望,需求较前期回落,周初报盘价格在2552.00元/吨,周末跌至2536.00元/吨,下跌16元/吨,跌幅0.63%。如此看似不利的价格走势,还要紧盯市场,寻找机会。

商品麦市场供需

不同品质价差拉大去库存进度或提速

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需充裕,普通小麦供给宽松,而优质麦量少价高、供给偏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约7700万吨。也就是说,近六成小麦产量成为临储库存。最低收购价下调,将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优质麦与普通小麦的价差拉大,临储小麦去库存进度或提速。

在数量上,需求侧,国内小麦市场需求相对较为稳定,整体表现为稳中略减;供给侧,国内小麦生产连续多年增产,国家对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力度强劲;库存,小麦年度结余持续增加,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在质量上,普通粉销售份额不断缩减,专用粉份额不断提高。

小麦的用途主要是食用、饲用和工业用。当前国内食用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饲用占10%~12%,工业消费占6%~8%,还有少部分制种用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8年1月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小麦消费总量1.042亿吨,较上年度减少3.3%。其中,食用消费8800万吨,减幅0.6%;饲料消费500万吨,减幅30.8%;工业消费650万吨,减幅11.7%。预计2017/2018年度全国小麦结余量2949.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10.7万吨,增幅16.2%,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可喜的是,2017年国内小麦产量和质量均提高。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数据,2017年小麦总产量1.3亿吨,较上年提高1%左右。同时,主产区小麦质量普遍较高。据国家粮食局调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9省中等(三等)以上小麦占91.8%,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据了解,近几年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在350万~450万吨,而优质麦需求量600万~800万吨,缺口在250万~350万吨,通过进口优质小麦来弥补。2017年国内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虽然占到27.5%,比2016年提高2.8个百分点,但市场短板并没有实质性改观。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份累计进口小麦441万吨,同比增加30%左右。

2017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弱势运行。据监测,2017/2018年度美国软红冬麦和硬红冬麦到港完税价与广州港国产红麦平均价差分别为每吨957元和1190元。

由于内外差价难以大幅缩减,进口小麦对国内市场冲击短期内难消。数据显示,2011~2016年,中国小麦进口量分别为125.81万吨、370.1万吨、553.55万吨、297.2万吨、278.8万吨和314.6万吨。根据近日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12月份进口小麦21万吨,1~12月份累计进口小麦441万吨,同比增加30%左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2018年度小麦进口量将达350万吨,仍在较高水平。

近些年消费者对面粉的需求改变,市场普通粉销售份额不断缩减,专用粉占比不断提高,专用粉生产厂家开工率较高。相关数据显示,近3年制粉企业整体开工率在30%~55%,而专用粉生产企业开工率在60%以上,大型企业开机率达80%左右。

与市场流通的小麦相比,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较高,成交率较低,流动性差,导致库存居高不下。下调最低收购价,将激发用粮企业采购热情,促进政策性小麦去库存进程加快。另外,优质麦价格相对稳定,优质麦与普通小麦的价差将进一步拉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品种 数据 条锈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