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互联网+”渗透农业全产业链


众所周知,种植过程风险大,农户农技知识匮乏,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泛滥等非常普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电商平台让一体化种植解决方案得到了快速推进。

   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农业上下游厂商的核心资源,致力于建设金融、农资、农技和农产品流通“四位一体”的高效服务体系,帮助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高效融资,提供优质生产资料和科学种植技术指导,其推出的“农管家”APP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CEO王磊在现场用故事讲述了“农管家”的服务模式。今年4月初,“农管家”给黑龙江当地一家合作社定制了一款腐植酸肥,7月初去合作社考察时,看到地里庄稼长得很好。依然是4月份,该合作社的水稻得了稻瘟病,社长连夜给“农管家”当地办事处打电话,他们通过朋友圈找到当地专家帮助合作社解决了问题。后来,这个专家进入“农管家”服务平台,进行常态化服务。

“通过我们的服务,合作社有了显著变化。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了51%,种植更科学,效益提高了30%。当前合作社社员也入驻‘农管家’APP平台,得到生产技术指导,并一起学习农技知识。‘农管家’进行‘互联网+’打包服务,无论是农资、农技还有未来的流通,出发点就是帮助农民脱困致富。”王磊说。

农产品销售不再难

农业丰收不一定增收,农产品滞销像根针一样刺痛着农民的心。陕西油桃倒进沟里、山东芹菜烂在地里等,一边是农产品丰收后的卖难,另一边却是收购商苦苦找不到供货商。由于信息不对称,朝阳产业种植业被视为“鸡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的利好下,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在破解。

“一亩田”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环节,这个让农产品卖出好价格的交易平台让参会者大开眼界。一亩田集团副总裁王昳说,“一亩田”专注于农产品大宗交易与综合服务,做线上和线下的贸易撮合,解决了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减少了每个环节的浪费,有时完成一笔买卖农民能增收20%。更重要的是,“一亩田”在解决农产品滞销方面效果显著。

记者下载了“一亩田”APP看到,“供应”板块让种植户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采购”板块让收购商发布求购信息;“物流”板块拥有丰富的车辆信息;“行情”板块汇集了上百种农产品价格。

一亩田市场公关副总裁李国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一亩田”为210万卖家,包括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提供服务;同时为50个超大城市的22万买家,包括超市、餐厅、机关院校提供服务。每日有效信息达30万条,涉及农产品种类1.3万种,覆盖全国33个省市区1972个县市,覆盖国内产地1.3亿农民。

国内农业电商很多,但在现阶段,尤其是物流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业大省,传统电商的B2C模式(开网店零售)短期内无法全面带动市场发展。农民一年收获两三次,蔬菜几天不收就会烂在地里,蔬菜运输需要冷链支持,只有B2B模式(企业对企业的营销)主导的供应链整合,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一亩田”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和其他平台不同,‘一亩田’只专注做农产品进城,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卖不出价的问题。这一块已经做到了规模最大。在河南扶沟汴岗镇,‘一亩田’帮助汴岗农业科技园把1250亩胡萝卜卖掉了600多亩,销往‘北上广’以及巴基斯坦、越南等地,每亩多卖150元左右,增收36万元。今年1月到7月,我们在全国范围解决滞销案例70多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不错。”王昳自豪地说。

记者发现,“云农场”的“丰收汇”也在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问题。姜积敏表示,“丰收汇”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让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这个平台上有各种各样的采购商,他们把需求放到网上,能更方便地实现产销对接。

今年广受城市年轻人追捧的“青年菜君”模式是蔬菜流通的一个典型。“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介绍,“青年菜君”以售卖半成品净菜为主,这个O2O(线上到线下)电商平台把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省去。针对生鲜行业库存的高额损耗,“青年菜君”的模式是用户提前一天在线预定,根据用户菜单采购。针对配送高额成本,“青年菜君”没有选择宅配,而是将商品送到很近的地方,用户只需顺路带回家,从“货找人”变成“人找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统农业 蔬菜 农业发展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