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俊生
新年伊始,缓释肥的话题骤然升温。1月31日,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使用补助试点。2月4日,农业部将缓释肥使用补助列入农业支持政策。素有“贵族肥料”之称的缓释肥缘何受到政策层垂青,并以补贴的手段给予扶持?缓释肥补助政策是如何出台的?业界对具体实施办法有何建议和思考?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政策如何出笼?
事实上,政策的出台并非一蹴而就。针对缓释肥使用补贴,业界和学界均呼吁多年,此次启动缓释肥使用补助试点是对行业呼声的正式回应。
相较于美、日、以色列等国,中国的缓释肥技术实现产业化不过十几年,但一经问世就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低碳经济时代的高品质肥料,缓释肥推广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多年来,行业要求补助的呼声不断。
梳理过去几年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声不绝于耳。2011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山东省人大代表、金正大公司副总经理高义武建议对缓控释肥使用给予补贴。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沭县农业局农经中心主任刘建文和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等通过媒体疾呼,借鉴国外缓控释肥补贴政策的做法和国内有机肥补贴机制,对购买缓控释肥的农户给予补贴,以便从源头上解决资源消耗和农业面源污染。
除了两会这样的重大议事场合,行业论坛也多次发出补助缓释肥的倡议。2011年第四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原主任夏敬源表示,对缓控释肥我们应该以财政项目如公益性行业专项、施肥补贴、生态补偿等形式争取多方支持。
作为对这些呼声的回应,近些年来,管理层对缓释肥的支持力度也是逐步提升。其实,缓释肥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一号文件中,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出现了“加快发展缓释肥”的语句。而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都曾发文要求将缓控释肥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或主推技术。
恰如业界所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个节点正式提出启动缓释肥使用补助试点,可谓水到渠成。
为什么是缓释肥?
在新型肥料百花齐放的今天,为什么独独缓释肥受到政策层的青睐?同时,在自由竞争的肥料市场中,缘何我们要以政府补贴的干预手段来强力推广缓释肥?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缓释肥契合了新阶段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樊小林解释,推广缓释肥至少在三个层面表现出显著的必要性:一是推广缓释肥有利于减少过量施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9%,但却使用了占世界35%的化肥,化肥亩均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4倍,化肥过量使用是导致江河湖泊和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使用缓释肥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即便按照保守的10%计算,化肥总用量就可以减少三分之一以上。二是使用缓释肥可缓解因城镇化迅猛推进而带来的农业用工成本上升问题。作为一种轻简施肥技术,推广缓释肥可减少劳动力投入,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状。三是推广缓释肥对于节约资源意义重大。基本上,1吨尿素等同于1吨煤和数百度电,因此减少化肥用量就是减少能源投入,推广缓释肥可以说是真正契合了高效、环保、节能的产业发展方向。
除了宏观层面的生态效益,缓释肥在应用层面表现出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样突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介绍,使用缓释肥的农作物增产幅度一般达10%左右。而据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基地金正大公司的统计,截至目前,金正大缓控释肥已在全国30多种作物上应用,累计推广6925万亩,为农民新增经济效益146亿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3-02-22/33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