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水肥企业纠结何去何从?


□记者 马彦平

2012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上传出消息,工信部正在审核水溶性肥料化工行业标准,该行标有望年内出台。这个以迎合水溶肥发展需求、更好地规范行业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行标,却让水溶肥研究专家、生产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出担忧。这究竟是为什么?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中国的水溶肥不再像原来一样仅是辅助性的叶面施用,而是伴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该标准出台后,水溶肥行业将面临农业行标和化工行标两套标准约束。2006年起,农业部先后发布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107-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428-2010)、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 1429-2010)、含腐植酸水溶肥料(NY 1106-2010)四个标准。这四个标准对促进中国水溶性肥料的发展和规范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参与水溶肥料化工行标制定的标委会专家则表示,因为滴灌、微喷灌技术对水溶性肥料指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农业部标准,将水不溶物比例定在5%以下,这样的水溶肥用于滴灌、喷灌时,滴头、喷头非常容易堵塞。可以说,水溶肥的施用范围改变了,化工行业标准是针对这个改变而酝酿的。

参照国外水溶性肥料指标,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标准体系还存在欠缺,不利于规范行业发展。比如,国外在管理水溶性肥料时,特别提出除了有害物质和元素的限量以外,还规定了液体氮肥产品投放市场前要做对食物有害的实验。同时,一些比较知名的国外水溶肥产品包装说明的内容中还包括养分含量、水不溶物、溶解度、pH值、电导率EC、产品特性、使用说明、与其他肥料的相容性等,这些都要比中国水溶肥指标明确且详细得多,更加人性化。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相关负责人表示,水溶性肥料农业行标制定时也是经过广泛调研,汇聚多方观点,并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农业部方面也承认目前的水溶肥农业行标不是十全十美,相关部门也随着行业发展在修订标准,当前中量元素水溶肥标准的制定就是例证。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工信部立项制定水溶肥化工行标的目的难以知晓,农业部方面也不想参与过多。

记者从水溶肥化工行标制定方———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负责人了解到,标准制定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中国水溶肥标准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与农业行标相比,化工行标将水不溶物比例降到0.5%,产品包装标识要求更加细化,要包括养分含量(不同形态的含量、来源)、添加物含量的标注方式、类别,若声明除提供养分外的其他作用,应有充分可信的数据证明,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指标和有害物质的限量。可谓更加细化,更加严格,进一步提高了水溶肥准入门槛。

尽管化工行标年内能否出台还是未知数,但从化工行标列入制定规划的那一刻起,业内的争议声就没停息过。专家们觉得门槛提得太高,将不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和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农民购买;企业觉得两套标准势必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中国肥料不能再走“低门槛进入,再经过优胜劣汰”的弯路,水溶肥市场应该倡导起步规范,呼吁相关部门广邀各方人士,调研并听取各方呼声,制定出一套考虑全面、让各方满意、容易操作的水溶性肥料国家标准,更好地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滴灌 化肥 喷灌 微量元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