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大田推广缓控释肥的中国出路


□本报记者 马彦平

编者的话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和研究缓控释肥技术,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尤其是“十五”期间,缓控释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直到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缓控释肥料生产国和使用国,但国情决定了缓控释肥料的中国出路在大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缓控释肥产能已达250万吨,年产量达70万吨,占到世界缓控释肥消费量的1/3。然而在欧美国家,缓控释肥主要用于草坪、庭院花卉和景观园林植物,本土的大田作物上基本不用缓控释肥;在东南亚国家,几乎没有像样的缓控释肥制造技术和生产企业,依赖进口的缓控释肥也主要用于油棕育苗等。追其原因,欧美国家地多人少,农业基础设施、土地集约化程度比较高,肥料利用效率尤其氮肥是中国的两倍多,致使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很高,政府鼓励农民用缓控释肥更多出于环境保护考虑。东南亚国家的缓控释肥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自然比较高昂,农民在大田作物上用缓控释肥是用不起的。

那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发展缓控释肥、主战场又注定是大田作物呢?第一,许多地区,如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区,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少,追肥效果差,需要基肥一次施用技术;第二,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企,大田追肥的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为了节约劳动力开支,需要一基免追、或一基少追技术;第三,为了保证粮食连年增产,长期大量施用速效化肥已经造成耕地质量退化,如酸化、板结、连作障碍严重等,恢复耕地质量或开展耕地保育需要既少施肥、又不减少有效养分投入;第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落实,配方肥的进村到户;第五,减少因速效肥料过量施用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落实低碳、节能、环保的指标要求。缓控释肥恰巧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五方面的问题。

同时,专家们统计数据也显示,多年来,较多的大田试验已经证明,缓控释肥具有同等用量下增加产量、较少肥料用量而不减产、增加化肥用量可以增加产量,即养分高效利用,并缓解化肥损失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因缓控释肥较普通复合肥价格高、农民不愿意用的事实,记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肥料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将缓控释肥价格降到农民能接受的范围内是完全有可能的。更重要的是,缓控释肥以其同等用量下增加产量、增加收益的优势为全面走向大田做好了铺垫。

政策环境 都有支持

国外缓控释肥主要用在草坪、园艺、花卉等非农领域,而中国缓控释肥主战场又只能在大田,有人提出质疑,在国外被尊称为贵族肥料的缓释肥在中国能实现平民化吗?近日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的观点打消了这个疑虑。

工信部、农业部、氮肥协会、磷肥协会等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在会上一致表示,缓控释肥以其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施肥技术简化、可实现一次性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肥料损失少、利用率高、省工省力、环境友好等众多优点,其产业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要求。中国缓控释肥主要面向大田的事实,要求缓释肥生产、流通企业一定要运用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强化推广服务,让中国农民用得起、喜欢用、会施用缓释肥。全国农技中心土肥处副处长杨帆

借助国家测土施肥项目,缓控释肥全面应用到大田作物方可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落实需要以缓控释肥料为载体,缓控释肥企业要利用好肥料配方,在配方肥上下工夫。一是参考各地公布的配方和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以缓控释肥为原料生产复混肥料。二是在经销点建立配肥站,生产混配肥料,将缓控释肥作原料。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秘书长修学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大田作物 施肥 化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