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书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氮肥产业寒流的底层,求新、求变、求强的呼声渐高、渐亮,行动在默默中展开。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继续深度推进,技术改造和降耗节本悄然进行,差异化产品开发创新方兴未艾……产业脱困的焦难点一一破题、一一推进。

面对严峻的现实,面对十二五的明天,氮肥产业在潜行中竭力谋求转身。

关键词:调整

产能过剩是氮肥企业近年来绕不过的话题。有数据表明,我国仅尿素产能过剩量就已经超千万吨。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不高、良莠不齐的格局较为严重。资料显示,8万吨/年以下合成氨装置约占总数量的40%、占总产能的16%左右。

2010年,在严酷的市场倒逼之下,氮肥行业改进的努力其实从未停止。

氮肥产业投资热情首度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氮肥完成投资293.4亿元,同比下降19.7%。此外,淘汰落后的步伐也在悄悄跟上。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10年氮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将达到400万吨。

向资源地和粮食主产区靠拢的产业布局思想正一步步贯彻实施。前者如,湖北宜化集团新疆宜化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2010年6月8日开工,计划投资300多亿元,在5年内建设年产120万吨合成氨、200万吨尿素等项目。后者如,华鹤煤化股份有限公司“3052”大化肥项目,于2010年10月12日在黑龙江鹤岗市奠基开工,共包括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

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更多识时务的企业开始谋划更大的转型甚至退出,以中石化的抉择最为引人瞩目。年末,江西九江石化尿素装置宣布停产。媒体评论,这成为中石化继金陵石化、镇海炼化退出化肥行业后的第三个企业。中石化其他尿素装置也将陆续永久退出尿素市场,中石化提出的目标是2015年之前完全退出。

调整的节奏正在加快。为应对产能无序扩张,业界期待多时的合成氨准入条件的出台已指日可待。岁末年初传来消息:工信部原材料司在河南召开座谈会,就《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展开研讨。

关键词:创新

产品同质化是导致尿素价格起伏、利润空间不断摊薄的根由之一,以尿素为代表的氮肥品种如今在经销商眼里,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2010年的一篇颇具见地的评论指出,尿素企业后期重心将向低耗能、高质量、安全、环保、低成本转移,特别是提高氮利用率、缓控释技术、尿素新产品简便化、尿素产品精细化方面将成为企业研发的重中之重。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一部分尿素企业将向下游加工延伸、增加品种,实现纵向一体化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开发氮肥新品种渐成热潮,这个名单在不断拉长。

2010年11月6日,中国农科院与瑞星集团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开发增效尿素新产品;氮肥领军企业鲁西化工新型肥料研发坚持常态化、科学化,合作生产出脲甲醛、缓释肥等多个肥料新品种;国内山东禹城中农润田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采用低碳技术对多肽尿素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成功研制并推出双酶尿素……

关键词:技改

挖潜降耗、节本增效,在原材料成本不断高涨的今天,越来越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胜出,就必须从工艺改进、技术路线调整、节能减排等方面综合降低成本。

2010年,代表氮肥先进生产力的技术模式在新增产能中全面推开。如心连心计划用20亿元打造的80万吨尿素生产线,将利用新技术“粉煤制气”,原料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粉煤的转化率达97%。阳煤集团和顺化工有限公司在晋中市开建的年产100万吨尿素项目,囊括了氮肥行业以无烟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节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最新工艺,是山西省首套拥有节能减排前沿技术的化肥装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氮肥 化肥 气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