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黑龙江北林、巴彦、宾县、密山、海林、桦南、讷河、克山、拜泉等部分大豆主产县(市、区)发生大豆菌核病危害,一般发病株率2%~5%,个别地块发病较重,其中北林区发病较重地块病株率为18%~25%,最高达70%;巴彦县红光乡两户农民在低洼地块种植农菁豆1号(大豆)约50亩,发病株率达30%~40%,预计将减产40%。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大豆生产中后期发生,对产量影响极大的病害,发病株一般减产50%以上,严重的可致绝产。今年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田间菌源充足。主产区大豆重迎茬面积大,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菌源。二是各地大豆田封垄好,田间郁闭程度较高,形成了对菌核病发生较为有利的田间小气候。三是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菌核萌发。
大豆菌核病田间初侵染是以残留在田间的菌核萌发成子实体(俗称小蘑菇)后产生孢子,随雨水在植株的中下部侵染,初期症状在叶腋处或茎秆(花、荚也可侵染)上形成水浸状斑块,后斑块逐渐扩大形成局部溃烂,并伴有白色菌丝,发病晚期有黑色菌核形成。因此,田间调查一定要认真细致。
菌核萌发形成子实体的必备条件是土壤含水饱和或积水8小时以上。因此,调查的重点应在历年菌核病发生较重且低洼易涝地块。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在发病面积较大时,不但要及时拔除病株,还要对病株周围喷药保护。需要全田喷药保护时,建议采用机动式弥雾机,喷口向下作业,确保中下部植株叶片着药。防治药剂可用50%速克灵(腐霉利)、40%菌核净、50%扑海因(异菌脲),每公顷用量1.5公斤,兑水喷雾,隔7天用药一次。 (黑植保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09-03/32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