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练好内功不断创新为农服务


刘学军

□本报记者王威

“面对今年的市场,巴斯夫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练好内功上,着眼于农民当前以及长期的利益,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实处。”这是近日记者在采访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总经理刘学军时,他告诉记者的。

本土化和帮助农民增产

巴斯夫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合作伙伴之一,产品涉及肥料、作物保护、动物营养及生物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农业合作伙伴,巴斯夫作物保护部为农民提供各种高品质和创新的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民在使用巴斯夫的优秀产品与专业服务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巴斯夫产品还被应用于公共卫生、城市建筑、病虫害防治、草坪与花卉、植被管理和林业等领域。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商业成功是巴斯夫的目标,巴斯夫作物保护部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作物保护产品供应商,优化农业生产并提高农作物营养,由此进一步改善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活质量。

刘学军告诉记者,巴斯夫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本土化的问题。虽然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合作伙伴之一,但本土化问题仍然是任何一个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所要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国外企业刚进入中国时,必须将企业自身的文化同中国的国情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企业的政策、产品的定价措施等,要适应当地政府的管理目标,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新环境下立足的根本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在思路上有创新。“我们对此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讨。我们非常重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和实现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将此视为重要的使命。”

植物健康新理念的成功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一切文明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需求不断增长,导致耕地面积不断下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剧,资源匮乏日益突出,经济状况恶化等。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对粮食等食品的需求,农业生产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预测,全球人均耕地面积

已经从1965年的0.43公顷下降到2005年的0.22公顷,预计2030年会低到0.18公顷。中国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2008年中国人均耕地已不足0.1公顷。这对用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养活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农业大国———中国来说,是个关系国家全局的大问题。

根据另外一项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报告,全球人口从2000年的60亿增加到2008年的68亿,而小麦和玉米的库存量分别从2000年的2.1亿吨和1.9亿吨下降到2008年的1.3亿吨和1.1亿吨,全球粮食供应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通过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课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的因素,如病虫草害,还有非生物的因素,如干旱、低温、冰雹、污染、土壤营养缺乏等众多方面。在我们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很多农药产品,如用杀菌剂、杀虫剂等防治生物因素的危害。但是,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由此而导致的损失一般都远远大于生物因素的影响。例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冻害,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华北地区持续严重干旱等,已导致大量作物损失,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无法估量。

刘学军说,面对这些困扰,巴斯夫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与科学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只有保持植物健康,才能达到其最大化的生产能力。从2005年开始,公司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倡导植物健康这一概念,并隆重推出了专用于改善植物健康、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凯润(吡唑醚菌酯)等系列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杀菌剂 耕地面积 农业生产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