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良种良法配套助超级稻增产


本报讯(记者刘苏华)2月21日,“超级杂交稻节氮栽培与金正大缓控释肥应用研究及示范总结会”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专家认为“良种+良肥”的完美结合对中稻增产效果明显。

2008年,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长江大学、湖南省水稻所等单位,在浏阳、赫山、临澧、汉寿、醴陵、隆回和江汉平原等地,广泛开展了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系统试验示范研究,通过专家、企业与基地三方的协同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奠定了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杂交水稻生产上应用的技术基础。初步实现了“良种+良肥”的完美结合,对中稻增产效果明显。专用缓控释肥对三要素中的氮、钾进行科学合理的控释,可解决直播前期控水、晒田、促立苗的养分流失,还能做到前肥后用,满足后期养分供应达到高产,同时也能明显地减轻因直播养分流失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由于掺混缓控释肥对养分的控释作用,确保了作物中后期养分的平稳供应,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有所提高。在等氮量条件下,增产幅度在12%~15%左右;在减少30%氮用量条件下,仍能保持稳产或取得10%左右的增产效果。

袁隆平院士说,2006年国家杂交水稻中心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其目的是促使超级杂交稻的超高产潜力变成大面积的现实超高产,真正让农民增产增收。“我们特别重视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肥料是粮食中的粮食,开发利用缓释肥技术对促进杂交水稻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意义重大。

2009年双方还将全力推进“超级杂交稻节氮栽培与金正大缓控释肥应用研究及示范”工作,在原湖南、湖北核心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拓展示范覆盖面,在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等省建立超级稻缓控释肥示范点,并逐步推广。通过试验示范,一方面确立杂交水稻专用缓控释肥配方,形成规范的杂交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使用技术规程;另一方面将缓控释肥应用到超级稻生产中,充分发挥其在“种三产四”中的作用,形成使用技术规程。

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青先国、湖北松滋市副市长陈泽信、山东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等出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