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优良品种合理布局奠定河南小麦丰收基础


本报讯 (记者索荣)今年河南小麦夏收面积增加70万亩,预测总产增加7亿公斤,这个丰收与该省进行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分不开。这是记者6月25~26日在开封市召开的“2008年河南省夏季种子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今年是河南小麦生产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五个丰收年。据河南省农业厅初步统计,今年全省小麦收获总面积为7890万亩,比去年增加70万亩。预测总产为304亿公斤,比去年增加7亿公斤。平均亩产为385公斤,同比亩增4公斤。

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汤其林把今年该省小麦生产特点概括为:政策好面积增加,品种优作用发挥,人努力措施到位,天帮忙利大于弊。

政策好面积增加。河南省今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达70.9亿元,较上年增加31.4亿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优势粮食作物良种补贴达8.38亿元;农用机械购置补贴达2.3亿元;河南省财政和中央财政共拿出3000万元奖励资金,奖励42个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些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小麦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

优良品种的作用充分发挥。首先,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科学确立当地主导品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冬性、春性品种比例进一步得到调整;其次,良种覆盖率提高,大田供种质量好;最后,新品种示范、展示的带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各地建立了百亩攻关田、千亩和万亩丰产示范方,为种子企业和农民选择利用品种提供了直观的信息平台,加速了新品种推广。

各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服务,良种良法配套推广。麦播期间,各地实行统一供种、种子包衣、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土壤处理、精播半精播等实用技术,播种质量普遍提高。小麦生长期间,各地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

结构调整、品种布局进一步优化。鉴于近年来发生“倒春寒”危害,河南各地在秋播布局时增加了抗寒品种的比例,今年全省半冬性品种的面积已超过55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比2006年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据18个市汇总统计,全省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9个,其中5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25个,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个。

与上年度相比,在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品种中,面积增长幅度较快的品种有13个,为“郑麦366”、“矮抗58”、“泛麦5号”、“新麦19”、“周麦18”、“豫麦70-36”、“新麦208”、“平安6号”、“04中36”、“许农5号”、“衡观35”、“洛麦21”和“丰舞981”。面积减少幅度较大的品种有7个,“郑麦9023”、“新麦18”、“周麦19”、“济麦20”、“濮麦9号”、“豫麦34”和“豫麦69”。

今年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光、温、水等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为今年小麦丰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播种前土壤底墒较足,全省大部分地区出苗较好,基本苗高于常年;苗期低温时间长,对小麦安全越冬有利,对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三月份春季干旱造成近1000万亩的小麦受旱,亩穗数受到一定影响;抽穗孕穗期全省普遍降雨,对缓解旱情、增加粒数十分有利;5月中旬的强降雨虽然造成近200万亩小麦面积的倒伏,但同时给小麦提供了一场灌浆水,对提高千粒重十分有利。

链接

推广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依次是:“郑麦9023”面积948万亩,比去年减少284万亩,减幅23%;“周麦18”面积846万亩,比去年增加292万亩,增幅52.7%;“矮抗58”面积765万亩,比去年增加526万亩,增幅220%;“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567万亩,比去年增加96万亩,增幅20.3%;“新麦18”面积504万亩,比去年减少283万亩,减幅36%。

推广面积在100万~500万亩的品种

依次是:“周麦16”面积454万亩,比去年增加19万亩,增4.3%;“豫麦18-99”面积295万亩,比去年减少61万亩,减幅17%;“偃展4110”面积283万亩,比去年增加66万亩,增幅30%;“豫麦70-36”面积249万亩,比去年增加60万亩,增幅32%;“泛麦5号”面积235万亩,比去年增加152万亩,增幅183%;“西农979”面积206万亩,比去年增加55万亩,增幅36%;“豫麦70”面积195万亩,比去年减少50万亩,减幅20%;“众麦1号”面积177万亩,比去年增加21万亩,增幅13%;“郑麦366”面积16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164%。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小麦 种子 预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